星芒KTV是戎城东城区颇为著名的量贩级KTV,陈默去过的次数不算少,尤其是陪沈清沉刚开始创业的那一年,在这个地方喝醉的次数没有十几次也有二三十次了。
那时候他还没有住在有竹小区,而是和秦洛兮合住在一起,住在她家亲戚的一栋大别墅内,也就是秦洛兮说陈默喝醉酒老是钻她被窝的那个阶段。
陈默已经有大半年没来这个地方了,但是这里除了新规划了几个包间之外,整体变化不大,他轻车熟路就找到了7号包间。
在走廊经过的时候,似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身边一晃而过。
但陈默最终没有在意,也没有回头去看,就直接来到了7号包间。
推开门,那叫赵义平的中年人搂着两个“公主”正在唱歌。
见陈默进来,他赶紧让对方离开,随后拿出皮包中早已经理好了的合同,放在了桌案上。
陈默坐在沙发上,递给了赵义平一支烟。
赵义平连连摆手,随即递给陈默一支,声称,这个劲大,抽我的。
陈默收好自己的烟,将赵义平递给自己的烟点燃,缓缓道:“合同不用看了,签哪里,钱什么时候打给我?”。
KTV的音乐戛然而止,明光亮起,赵义平抽了一口烟道:“文稿拷贝给我一份,签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卡号发来,立马转,二十万一分不少。”
“爽快。”
陈默从兜里掏出装有自己所有文稿的U盘,放在了案桌之上。
“小默,你不着急吧?”
赵义平并未立即收起U盘,而是如此说道。
“不急。”
“那,聊几句,”赵义平斜靠在沙发上,吐了一口烟圈,缓缓道,“你肯定心里在想,这东西放你自己身上一文不值,我花二十万不是大冤种吗?”
陈默冷哼一声:“现在一文不值,将来会有人知道它的价值。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伟大的作家,前期的路都不是很好走,我并不是例外。”
说完,为避免尴尬,陈默下意识的翻起了合同。
赵义平突然道:“我就是欣赏你这股子劲,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是要有这种劲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说得准呢。”
“所以,我们现在公司正在做的,就是花大力气,在全国范围内,物色像你这样的文学青年,以低价签约他们目前还没有火,但是未来有一定概率会火的作品。”
“倒买倒卖呗!”陈默看着合同,说道。
“嗯,但给你的这个价格已经不算低了,有些好多我们只花了三万,五万,甚至最低一两万,几千块钱的都有。”
赵义平说道:
“我们花几百万,或者千把万,购买大量的版权回来,就是博一个概率,总会有被成功改编的,爆的那一个,然后,我们的钱就回来了,这和现在的公会把不出名的主播低价签在自己公司,是一个道理。”
“当然,还有一个方式是,如果版权握在我们手里,到期之后,实在没有被改编,我们也能打包卖出去,就赚个差价,这也不差了,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模式。”
“我欣赏赵总的坦诚,”陈默随意翻看着合同,说道,“怎么,还是给了我后续开发收益的百分之八的分成?”
“嗯,以防万一,免得以后扯皮,不过,你也知道,不可能赚钱的,哈哈哈,也就是合同上一写。”
陈默拿起桌案上的笔,刷刷的在两份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交给赵义平,赵义平也跟着在旁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式两份,给你一份。”赵义平将合同递给陈默。
陈默忙道:“不用了,我卡号已经发给你了,这里是U盘,不要拷贝了,U盘也直接给你,钱打给我。”
说着,陈默将桌案上,那存有两千多万稿子的U盘,向赵义平的方向推了推。
赵义平拿起U盘,随手揣到了旁边的公文包内,随后在手机上一通操作,叮,短信提示声音随即到来,陈默看向短信,工行入账20万整。
陈默长叹了一口气道:“都不插到电脑上看下吗?万一是空的呢?”
“没事,你那些其他作品,我们都没有兴趣,我们主要是看中你在网络上发布的,没有签约的‘闷闷姑娘’的系列故事。让你打包卖,只是公司业务流程这样要求。”
赵义平抽着烟,随口说道。
陈默舒了一口气,起身就要走,赵义平却递给陈默一支烟,缓缓道:“小默,再抽一支烟,聊几句。”
“我们没有什么好聊的,隔着代呢,沟通起来有代沟。”陈默暗自点燃了烟,说道,“老实说,我能把这个东西给你,换成钱,我的内心是不好受的,所以聊什么,我也根本提不起兴趣也不会有心情,我对影视,出版,都不了解,怎么聊嘛。”
“嗯,想知道我怎么知道你的吗,小默?”赵义平突然说道。
“不太想。但我不想知道,你也肯定会说了,要不然为什么把我留下再抽一支烟。”
赵义平端起酒杯,递给陈默,陈默忙道:“等会还要开车。”
赵义平兀自喝了一阵杯酒,叹气道:“因为一篇文章。”
“一篇文章?”陈默愣住了。
“嗯,或者说是小说吧,因为我很难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一位这样的‘闷闷姑娘’存在……一晃眼都十几年了,你那时,应该还在上高二,高一?”赵义平陷入回忆,表情显得颇为复杂起来——
“我那会儿是榆林晚报的主编,采编稿件的时候,看到了你邮寄过来的投稿,是我把你那篇文章发表出来的,我现在还记得,稿子名叫《闷闷姑娘2010年走失在葵花海》,这个稿子,我一眼就看出来你的文学造诣和灵气,之后就开始一直关注你。”
陈默当即一愣,深皱起了眉头。
赵义平又点燃一支烟,缓缓道:“这篇文章,编辑部的都看了,虽然大家都认为这文章有些稚嫩,不适合发表,但我还是看中了你的天赋,希望能给你一点鼓励,就让它发表出来,事后,我们邮寄了300元的稿费,还附带写了一封鼓励信给你,你应该记得吧?”
“280元,”陈默脱口而出,他对这个数字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