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经历

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北部距离波士顿31公里的康科德镇(Concord)。这里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地,1775年4月,在这里爆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康科德也是美国19世纪诸多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活过的地方,包括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爱默生[2]、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3]、女作家奥尔科特[4]以及梭罗等,均在这个只有5000人的小镇留下过生活的印迹。

梭罗出生时家庭并不富裕,后来随着父亲开办铅笔工厂,家里的生活才逐渐变得殷实。1833年,梭罗考入哈佛大学,主修语言(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英国文学史、数学和哲学。哈佛大学的学习条件、环境以及梭罗自身的天赋成就了他精通多种语言的能力和写作技能。其间,梭罗参加过勤工俭学,也经历了一次病休,不过总的来说还算比较顺利,于1837年毕业,成绩列41名毕业生中的第19位。毕业后的梭罗回到康科德,在一所公立中学当教师,由于他无法接受体罚学生的规则,仅仅从业十天便辞去教职。1838年,他和哥哥约翰一起创办了一所学校,后来由于约翰得了破伤风且病情不断加重,学校于1841年4月关门。1842年1月,约翰去世。哥哥的去世给了梭罗很大的打击,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健康也每况愈下。他足足卧床了一个月之久,痊愈后又继续在家休养了一个月才逐渐走出伤痛。

梭罗是在大学毕业回到康科德镇后结识爱默生的。爱默生比梭罗年长14 岁,与梭罗相识时已是一名备受听众欢迎的演讲者,并于1840年出版了第一部著作《论自然》。爱默生待梭罗如同家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年轻的梭罗。1841年至1843年以及1847年至1848年,梭罗两度在爱默生家居住。他一边给爱默生当助手一边潜心研究爱默生的著作和思想,在拜爱默生为师的同时也经常与他讨论问题,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情谊。爱默生十分赏识梭罗,介绍他认识了许多文学界、哲学界、出版界的朋友,并在自己主持的超验主义杂志《日晷》的创刊号上刊载了梭罗的诗歌和散文。也是在爱默生的建议下,梭罗开始记日记,他一生积累了几千页的日记手稿,后来的作品几乎全部来自这些日积月累的记录。

梭罗从小就对家乡的瓦尔登湖充满了好奇,在湖边居住的想法一直吸引着他。1844年秋季,爱默生在瓦尔登北侧湖畔买下了十几英亩的土地和林地,并同意梭罗在那里建屋居住。1845年春天,梭罗在湖边搭建了小木屋并开垦了2.5英亩的田地进行耕种。7月4日,他正式迁居瓦尔登湖畔。由这天起至1847年9月6日,梭罗共在这里居住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在湖畔生活的日子里,除了务农劳作,梭罗静心写作,完成了为纪念哥哥约翰而作的长篇随笔《河上一周》,这部作品记录了兄弟二人1839年一起乘着自己建造的小船在康科德河[5]和梅里马克河[6]上的游览经历。除了描写风景,书中也有很多梭罗对历史、政治以及生活的思考。在写作的同时,梭罗对瓦尔登湖周边的各种动植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研究,对它们在不同季节里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做了详细记录。之后他历时七年对这些记录进行了七次整理修改和完善,完成了《瓦尔登湖》。1854年8月9日,《瓦尔登湖》正式出版。这本书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首印的2000册历时五年才全部售出。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人被迫节衣缩食,这部劝诫人们生活要“简朴,简朴,再简朴”的《瓦尔登湖》才受到关注和讨论并畅销一时,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块瑰宝。

梭罗居住的瓦尔登湖畔木屋

在小木屋居住期间,梭罗到过缅因州的森林,登过卡塔丁山[7],这段探险经历被他写入《卡塔丁和缅因森林》一文中,并于1848年发表在《联合杂志》上。在1846年7月的一天,他因反对美墨战争和奴隶制度而拒绝缴纳人头税被关进监狱,入狱的经历使梭罗对民主政治进行思索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当政府实施暴政或政府过于无能令人无法忍受时,公民有抵制的权利。这一思想最终成就了他的文章《论公民的不服从》。1849年《论公民的不服从》发表在《美学》杂志第一期上。该文的观点引起很大反响并影响到许多重要的人物,其中包括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圣雄甘地”、美国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等。

除了写作,梭罗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远足与旅行上。1849年起,梭罗先后四次到科德角[8]远足,并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和魁北克、缅因州的森林、莫纳德诺克山[9]、怀特山[10]和珀斯安博伊[11]旅行。他将很多经历与思考写入游记并陆续发表,也做了很多关于自然观察和旅行见闻的演讲。1858年,创刊不久的《大西洋月刊》分两次连载了他有关缅因森林的文章《奇森库克湖》,该文被视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奠基性宣言”,文中提出了自然保护伦理观,用冷静而和平的声音宣布:荒野并不是文明的对立面,而是它的原始材料。1860年,梭罗以“森林树木的演替”为题在康科德做了演讲,这次演讲被认为是他一生中对资源保护、农业以及生态科学所做的最大贡献。它不仅被收入当地农业学会的论文集中,还刊登在《纽约周报》、《世纪》、《新英格兰农民》和马萨诸塞州农业理事会当年的年度报告上。他的诸多作品在他逝世后被后人收录整理并出版,包括《旅行散记》(1863年)、《缅因森林》(1864年)、《科德角》(1865年)等。

梭罗不仅是作家还是博物学家,对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及地理学等具有广泛的兴趣,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1850年他成为波士顿自然史学会的通信会员,1859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自然史实验委员会成员。以旅行、写作、演讲、研究自然为主线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859年,这年2月梭罗的父亲去世,他不得不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继承了父亲的铅笔生意并尽力经营。1860年底,在一次勘察森林的野外活动中,一直患有肺结核的梭罗患重感冒并发支气管炎,此后一直未有好转。1862年5月6日,梭罗在康科德离开人世,年仅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