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破城

撞墙是不可能的,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档口一个班的少年护卫队成员趁着夜色已经摸到城墙边,顺着墙根移动到城门口。

这年月又没有探照灯,仅凭城头上的火把能把整个大地照亮了吗?

至于城墙上的守卫,现在正是困乏的时候,不知躲在哪里睡觉呐。

至于如何破城,少年护卫队是唯一知情者,但是,他们与外界几乎不交流。

不是冷漠,也不是高冷,少年护卫队是一支纪律性严密的队伍,当代任何军队无法与之相比。

他们是沈度亲自培养起来的,又是一群孤儿,是沈度养活了他们,对于沈度的一言一行无条件执行。

换成其他成年人,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训练出来,大概率不可能。

沈度完全按照后世那一套训练少年护卫队,愣是把一群孩子训练成为具有钢铁意志、纪律严明的军队。

一直到今天,少年护卫队在卫所士兵眼里,身上不过只有一把刀,没有长枪冷兵器,没有甲胄,更没有卫所配备的火铳。

再加上他们稚嫩的表象,主战部队官兵都很怀疑他们能否打仗,见了敌人说不定裤子都要尿湿了。

好吧,一群孩子当护卫队,又不需要他们上战场,这样也挺好。

再说了沈总指挥年龄也不大,不过比那些少年大两三岁而已。

权当孩子王领着一群孩子出来玩耍。

沈度一直盯着远处的城门洞,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等少年护卫队的信号了。

临近卯时,前方黑暗中亮起了光亮,一闪再一闪,这是少年护卫队员告知一切准备就绪的信号。

毫无疑问那是从城门洞发出的信号。

沈度立刻下达指令:“范勇,开始行动!”

范勇也是稀里糊涂,这类攻城战他是第一次经历,心里倒是没有框框限制,再加上他与沈度的关系密切,没理由怀疑沈度。

反正执行命令就是,愣头青毫不迟疑率领骑兵出击,似乎真的要去撞墙。

战马不可能刚开始跑就进入高速度冲刺,需要一个缓冲阶段。

这边骑兵开始行动,沈度一挥手:“发信号......”

他身边的少年立刻将火把的罩子揭开,一闪再一闪,给城门处的少年护卫队传递出行动信号。

骑兵开始加速,刘方希大队紧跟着骑兵开始行动,而后是李继胜大队。

刘方希和李继胜不是范勇,他们内心要复杂的多。

三十出头的年纪,十多年的军旅生涯,经历过的战争不知有多少,思维已经定型。

在他们的认知中,这种荒唐的攻城战简直匪夷所思。

没办法呀,军令如山,闭着眼往前冲吧。

此时骑兵不断在加速,进入高速度冲刺阶段,刘方希和李继胜也不得不加快速度。

跑在最前面的范勇心里还在嘀咕,不会真的让骑兵撞城墙吧?

应该不会的,总指挥不会开这种玩笑,估计有人会及时打开城门。

范勇一边控马一边想,嘴里嘀咕着:快开门呀,千万不要让骑兵撞墙......

不是不信沈度,是怕其中有个闪失。

正在胡思乱想的范勇突然感觉前方红光一闪,紧接着一声巨响,吓了他一大跳。

此时距离城门不足百米,再看时,范勇发现城门洞开,原来紧闭的城门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当然,城楼好好的,几乎没有破坏。

范勇大喜过望,也不再想刚才发生了什么,城门哪里去了,率领骑兵大队呼啸着往里冲。

骑兵鱼贯冲进城门,最先入城的骑兵迅速下马登上城楼。

守城士兵从梦中惊醒,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已成了刀下亡魂。

在大批登莱军队威慑之下,剩下的士兵纷纷丢下兵器,跪地投降。

骑兵都有分工,控制城门的骑兵在等待后续步兵,后续骑兵冲进城内各自奔赴自己的目标。

马蹄声打破了济南城宁静,或许惊醒了某些人的美梦,或许有人也只是翻了个身而已,随后又是宁静。

至少大部分人还在梦境中,更是不知道济南城发生惊变。

骑兵之后,步兵也跟随其后冲进城内。

刘方希、李继胜所想的场面没有出现,骑兵也没有生出翅膀飞上城头,他们顺利地进入城内。

刚才那声巨响他们也听到了,只是他们在骑兵后面,没有注意到红光。

所以,城门是如何攻破的并不清楚。

现在不是思考问题的时候,刘方希立刻命令士兵接替骑兵布控城门守备,而后率领大队人马向城内纵深挺进。

骑兵率先入城,是为了发挥他们的速度,在济南城内军队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迅速占领要害,控制其他城门。

真正的占领最终需要步兵,刘方希、李继胜当然不敢怠慢。

此时天色微亮,城内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却被一阵阵骚乱惊扰了梦境。

人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纷纷往外面窥探。

尼玛,外面好多军队哎。

睡了一觉,济南城内变天了。

沈度成功地实施了他的计划,并开创了爆破攻城的先例,也宣判了依靠城墙壁垒防御的时代终结,旧时代的险关再也不是障碍。

他利用少年护卫队的隐秘行动和火药爆破,以最小的代价夺取了济南城。之所以只破坏城门,是沈度不想麻烦,炸毁了城楼是不是还要修缮啊,不如用小当量炸药炸毁城门,能进入城内足矣。

大明早已经进入火药时代,不知为何没有人想到利用其能量实施爆破,这确实是个问题。

在别人眼里高大城墙是不可逾越的防御设施,在沈度眼里不过是纸糊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手里有王炸,他才会信心满满夺取济南城。

这一战,不仅展现了他过人的谋略,也为他在乱世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而这一切,恰恰发生在明朝灭亡的同一天——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北方的京城是在子夜被李自成大军攻陷,大明王朝寿终正寝。济南府这边稍稍晚一点儿,破城是在卯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