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剿匪练兵

旌旗蔽日,铁甲映寒光。

当沈度的勤王大军蜿蜒行至莱州城下时,城楼上铜钟长鸣九响,知府刘崇德率文武官员鱼贯而出。

老知府的目光掠过绵延数里的马车阵,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这哪是勤王军阵,分明是移动的城池!

“贤婿啊...“

刘崇德将沈度引至道旁古槐下,斑驳树影掠过他紧蹙的眉头。

“你这是去打仗啊,不是去游山玩水?这马车豪华奢侈,不知要花多少钱打造,军中讲究同甘共苦,有人乘坐马车,更多的士兵靠两条腿走路,同样都是军队官兵,待遇不一样会不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沈度抬手轻叩身旁玄铁包边的车辕,金铁相击声惊起枝头寒鸦。

“岳父可闻金人铁浮屠?此车阵较之更胜三分。车中可藏虎蹲炮十二门,火铳三百支,粮秣可支半月。若遇敌骑...“

他指尖划过车顶暗藏的射击孔,“便是会移动的棱堡。“

刘崇德的话有部分是对的,比如同甘共苦。

但是,他不可能理解的是,不同的兵种有不一样的装备。

步兵能与装甲兵相比较吗?

当然,沈度不会这么跟他解释,也不想解释太多细节。

“岳父大人,不是小婿显摆,而是这些马车大有用处。你老想啊,论高机动性,四个轮子总比两条腿快吧?”

沈度的马车队相当于后世的机械化快速纵队,追求一个高效率。

他不能拿后世的军事术语跟刘崇德说,也只能用最朴素例子说事。

“马车不但可以载人,也包括随身装备、后勤补给,一旦发现战机,军队可以快速奔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比如骑兵,其快速机动性令步兵非常头疼。我这马车速度比不上骑兵,却也有优势,摆开阵势哪怕骑兵也无可奈何。”

沈度此言非虚,马车一字型排列起来就是一堵墙,骑兵还能硬碰吗?

如果围起来的话,就是一座微型城池。

具体如何运用,全在临场发挥,灵活运用。

其实古人就有车战对阵骑兵的先例,只不过到了明朝不需要,他们也会采用是骑兵对骑兵战术。

沈度也不过五百骑兵,在莱州能凑出多少骑兵暂时还不清楚。

哪怕有一千骑兵也不多,碰上野猪皮上万骑兵有用吗?

来到明朝,沈度当然要考虑如何应对骑兵。

所以,车战应运而生,前提是必须有钱。

恰好沈度还就是不缺钱,几千万家资还没有动用呐。

刘崇德抚须的手顿在半空。

尽管女婿没有真正经历战场,这番见识却非同一般。

他忽然注意到每辆马车辕马皆配皮质眼罩,车辙入地竟不过二寸。

虽说刘崇德是文官,对战争也不是很懂。

但是,如此粗浅的道理还是能听明白。

咳咳,咱这女婿不能用常人思维评价,总是别出心裁,多有奇思妙想。

嗯,总觉着漏了什么,这个马车......

“贤婿啊,打造这样一辆马车价格不菲吧?”

老丈人三番两次提到马车,令沈度很意外,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在他看来这玩意儿也不过临时拿来用一用,大明朝现状比不了后世,要学会因地制宜。

他也不想想刘崇德可没有后世眼界,只是用大明朝现在的背景评价事物。

沈度可以吹一波,却也不会透露太多。

“呵呵,还真让岳父大人说对了,我这马车有别于平常所见,多了两个轮子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载重量以及减震,以适应作战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就需要在用料和技术上有所加强。所以,平常三辆马车抵不上我这一辆车。

这还是少说了,哪怕五辆马车也顶不上沈度一辆马车。

“贤婿啊,此次北上京师勤王是响应朝廷诏令,所需费用一应由登莱两府承担,其中好像也没有马车这一项费用吧,难道是你自己开销?”

所以呀,两个人不在一个频道上。

沈度说的那些所谓载重量、技术之类,刘崇德不关心。

此时他已经猜测到这些车辆属于沈度自己出钱打造。

正常情况下刘崇德说的在理,问题是大明朝要亡了呀。

再说了,大明朝现状穷的只剩下裤衩,指望不上啊。

沈度会在乎钱吗?

命都要没了,要钱还有什么用,把钱花掉保命才是正常操作。

“是啊,肯定是我自己出钱打造的车辆,登州府也不会出钱给我。”

“都说公款私用,没有谁私款公用一说,你这番消耗巨资所为何来?”

沈度懵逼,老丈人还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可怎么回答。

总不能说自己想造反,想跑路,想......

好吧,总之要给他一个说法。

“其实吧,这些车辆也不是专门为了此次北上勤王而特意打造,是以前为了经商便利而打造的,哪里想到李自成会打到京师啊。小婿想,既然是北上京师勤王,车辆闲着岂不浪费嘛,不如令其发挥作用。”

额,这个说法似乎也过得去。

经商所需,倒也难怪啊,这种解释刘崇德很容易接受。

大军抵达莱州,勤王大军要在这里小住几天。

因为要收编莱州地区卫所官兵,整编是需要时间的。

刘崇德为沈度介绍莱州府一众官员,城内准备了宴席为沈度接风洗尘。

席间,刘崇德介绍了莱州这边的准备情况。

由于时间上比登州府充裕,所以这边卫所士兵挑选了四千多青壮,剩余一千多士兵编入辅兵,后勤辎重一应俱全。

闻听此消息,沈度大喜。

如此一来,不算辅兵沈度手里的卫所兵力可达万人。

如果加上自己的少年护卫队以及辅兵,勤王大军总人数超过一万三千人军队。

“贤婿啊,莱州这边能打的军队几乎抽干了,剩下那些老弱不堪一用,老夫最担心的是西边山里那些土匪,趁着莱州兵力虚弱之时祸害地方。”

老丈人也是豁上去了,几乎把莱州兵力抽调一空。

“岳父大人放心,一些毛贼不值一提,大军西行顺路清剿一番,为莱州打造一个良好环境。”

剿匪不就是练兵的好机会嘛。

沈度这支大军需要整合,匆忙上战场非常不可取,不如拿土匪练手。

登莱是沈度的大后方,绝对不能乱。

所以,剿匪、练兵一举两得。

“呵呵,这我就放心了,怕就怕耽搁你的行程。”

“无妨,岳父大人,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勤王大军都是从各卫所抽调,上下互不统属,急于拉上战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遇到战事一窝蜂地逃窜,那才是悲剧。所以呀,大军需要整合,剿匪也是练兵的机会,一点都不耽误事。”

沈度一席话,说的莱州官员纷纷赞同。

不用说大家也清楚当下的情况,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乱糟糟的一片。

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

再说了,山上的土匪也没有多少,勤王大军撒出去剿匪,还真不费多少事。

主要是顺路,勤王大军一边剿匪一边西进,不会耽误太多的行程。

翌日,校场点兵。

一万多卫所兵与五百少年亲卫列阵如棋,旌旗如林,剑戟寒光闪闪。

忽有驿马飞驰入营,马尾系着的染血告急文书啪地落在府案——黑虎寨匪众趁虚夜袭平度县,县令悬首城门!

“匪徒果然猖狂!“

沈度霍然起身,腰间龙泉剑铿然出鞘:“传令!骑兵营先行一步,并切断匪徒退路,配合大军行动,第一大队、第二大队负责围歼匪徒。“

月黑风高夜,近千大军行过鹰愁涧。

巳时,黑虎寨匪众已经陷入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