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升官

待此人走出屋子,沈度惋惜地说:“本来还想让范勇组建卫队,现在看来不行,只能让他先暂代百户之职。”

你妹,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任人唯亲。

前几个月的大练兵中,范勇勇夺个人竞技冠军,从一个小旗升职到总旗,这才多少时间?

麻痹的,一眨眼变成百户。

范勇是范玉冰弟弟,沈度的小舅子,当然要优先提拔自己亲近的人,必要的时候助自己一臂之力。

不是他不相信这些手下,是人心太复杂,不可预测之事太多。

总之要有所防范,给自己留个后手。

如果什么事情都能提前预测,不就变成神仙了嘛。

比如沈度原本打算撤离到海岛上,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执行。

他哪里会想到巡抚曾华龙这个外因。

曾华龙可不是普通人,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执行,沈度根本无法掌控未来走向。

既然得罪了巡抚曾华龙,迫不得已沈度走极端,干掉这个绊脚石。

杀一个朝廷大员,事情很严重。

但沈度绝非莽夫,始终高举大义,响应大明朝廷勤王诏令。

走到这一步,沈度没有回头路。

问题在于,登莱这个大明朝边陲,军事力量非常有限,说是北上勤王,怎么看都像是拿鸡蛋碰石头嘛。

话说,沈度还有其他选择吗?

他现在想要去海岛避难,杀巡抚的罪过谁来承担?

登莱官员绝不能答应。

哪怕沈度跑到海岛上,登莱一众官员一定给他定义为匪徒,派出军队剿匪。

否则无法对朝廷交代,也摆脱不掉登莱官员身上的罪责。

毕竟死了一个巡抚大员,包括他爹沈括以及丈人刘崇德都交代不过去。

沈度扫了一下全场,已经没有人再提退出去。

见好就收,这不过是他的一种姿态,当然不希望更多的人退出勤王大军系列,以至于影响战斗力。

换言之,现在若有人胆敢提出不想出征,沈度不介意杀人,借人头立威。

作为他的手下,大家心里明白。

既然宣布战争状态,接下来就要动真格的了,没有人愿意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再说了,大家当兵吃饭,离开军队如何养家糊口?

不需要唱高调,这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既然大家都愿意追随本人北上勤王,那么,从现在开始登莱勤王大军正式成立,本人担任勤王大军总指挥。军队从现在起进入战时状态,所有人要严格按照军纪执行,本指挥也不希望军队还没有参加战斗,就出现有人因违反军纪被斩。希望你们严格管控手下,教育好士兵,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呵呵,登莱北上勤王大军总指挥,这是自己任命自己呀。

不错,当着登莱官场的面沈度请缨率领军队勤王,倒也说得过去。

只不过所谓的勤王大军是他自己冠以称号,总指挥也是出自他之口。

至少登莱官场还不清楚有这么个总指挥官名。

这些重要吗?

一点都不重要。

连登莱巡抚都能杀,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干的?

沈度都能自己任命他父亲为登莱巡抚,给自己冠以勤王大军总指挥根本不算个事。

不客气的说,如今的登莱两府就是沈家父子的天下。

伟人说的那句话最经典:枪杆子出政权。

至少在登莱地区,手握刀把子的是沈家父子。

交代明确出征目的,再给自己冠以头衔,沈度这个总指挥就算名正言顺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细节。

“战前准备只有今明两天,第三天上午军队将开拔,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

两天的战前准备确实非常短暂,很多事情其实来不及准备。

对于沈度而言,这也是无奈之举。

杀掉巡抚曾华龙本就是临时决定,原来的计划全部作废,不得不匆忙上阵。

既然做出了北上勤王决定,沈度就要算计好时间,绝对耽误不得。

手下百户们当然不清楚内幕,也不会有人往外说这件事情。

但是,出征如此急迫,让他们始料未及。

早也罢,晚也罢,军令一出就必须执行。

沈度在上面讲了半天,手下的人听的明白,嗯,你要带领我们北上勤王。

强调的重点是军纪,尤其是三杀,犯了这三样要掉脑袋。

好吧,你是千总,当总指挥也是应该。

只是沈度这位自称的总指挥,又是多大的官职?

问题在于,指望这一千号人北上勤王似乎有点不靠谱吧。

当然,也许他们这一千号人汇入其他军队中。

沈度不清楚众人所想,当然不会傻到率领一千多人北上勤王。

“从今天开始各位要辛苦一些,因为军队要扩编,从登莱地区其他卫所调集青壮补充勤王军队,登州所有的整编工作必须在两日内抓紧时间完成。实在完不成的话,那就只能在行军路上继续整编。”

我靠,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不会仅有一千人北上京城勤王。

嘿嘿,扩编啊......

问题在于如何扩编,是自己这批人编入其他军队,还是其他军队官兵往这边汇集。

这里面大有文章啊。

如果从其他地方调集的军队汇编进入千所,约等于自己手下士兵扩编。

管的士兵多了,官职会不会有所变化呀?

没有人拒绝升官。

“北上勤王军队编制采取四四制,四什组成小旗,四小旗组成总旗,四总旗组成百户。当然,人数多了继续称呼百户似乎不妥,我们内部可以换个称呼,四个什长称呼小队长,每小队大约四十几名士兵组成,四小队组成中队,编制160多人,四中队组成大队,每一个大队在编人数差不多600人上下,具体有多少人要看各地抽调来的人员多寡。”

采用大队这个称呼还可以接受,如果采用后世营连排班等称谓,估计短时间不好接受。

沈度主要考虑官兵的感受,而不是登莱官场的感受。

大队只是个临时编制,将来或许会考虑以营为单位代替。

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升级为旅的编制。

虽然沈度强调是内部称呼,其实在他内心根本没有了约束,他都有胆量杀掉登莱巡抚,更何况这点事儿。

失去了敬畏之心,这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到了这时候,沈度完全可以无视大明朝廷旧有规矩,登莱地区他们父子说了算。

更何况大明王朝崩塌在即,又何必守那些死规矩。

等到大军出征之后更是没有了管辖,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勤王军队把登州、莱州可战之兵抽调一空,军权在握之下,登莱地区没有谁能管得了沈度?

哪怕有人说沈度要造反,估计他都不在意。

即便消息传出去也无所谓,而就两天时间沈度会率领大军开拔,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牛批吧。

麻痹的,后脑有反骨啊。

一个百户扩充到五六百人编制?

沈度手下十名百户兴奋了,特么,真的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