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初一。
洛阳,太庙。
斑驳的光影散落在殿内,空气中充斥着潮湿气味。
供桌上、香炉中全都落满灰尘,就连灵位也不例外,显然这里已经很久无人打理。
蒲团上跪坐着一位羸弱少年,如老僧入定般紧闭双眼、一动不动。
面容略显消瘦,带着几分不正常的白皙,像是营养不良。
不过容貌还是非常出彩,若好好将养一番,假以时日定然不凡。
睫毛颤动,双目随之睁开,瞳孔中尽是迷茫...
半晌后,寂静的殿内响起微不可闻的呢喃。
“庄周梦蝶?我是...刘协?!”
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献帝刘协’大梦千年?
‘后世刘协’梦回汉末?
鹿蕉覆处难分郑,蝴蝶飞来已化庄。
“既来之则安之,先捋一捋再说吧。”
刘协晃了晃脑袋,重新闭上双眼,开始整理脑海中的记忆...
七年前,董卓进京,废辩立协。
六年前,诸侯讨董,迁都长安。
四年前,董卓身死,李郭作乱。
一年前,帝出长安,车驾东归。
刘协猛然睁开双眸,眼中再无任何迷茫之色。
朝廷于今早渡过黄河,安全抵达洛阳后,天子第一时间进入太庙祭拜。
“虎口脱险,群狼环伺!”刘协眉头紧锁,喃喃道:“情况不妙啊...”
从长安返回洛阳并不顺利,李傕、郭汜一度率兵出击,试图把刘协重新抓回去。
期间全赖韩暹、杨奉、李乐、胡才、去卑等人护驾,多次与李郭二人血战,天子与朝廷才得以脱身。
之后又有河内太守张杨前来勤王,为朝廷解决后勤问题。
按理说,以上这些人员都是功臣,但在刘协看来全都是财狼。
除张杨身世清白,乃正经的大汉地方官员,剩下的全是牛鬼蛇神...
去卑是南匈奴的右贤王,剩下的全都是白波黄巾渠帅,甚至前不久他们还隶属西凉军麾下。
对于式微的汉室而言,这些拥兵自重的军阀,与李傕、郭汜又有多大区别呢?
从长安到洛阳,就像是从一个火坑出来,然后又跳进另一个火坑。
跑来跑去,还是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命运。
刘协下意识紧握双拳,心中生出强烈的不甘情绪。
“朕贵为天子,岂再受这些匹夫摆布?!”
悄然间,刘协无声无息改变,不复此前懦弱性格。
“呼~吸~”
深呼吸一番,刘协强自冷静下来。
“局面还是有变化的...”
最初是权倾天下的董卓,后来的李傕、郭汜只能称霸一方。
相较而言,身边这波军阀已经很弱,都是一些地区性的军阀。
不仅质量方面越来越弱,数量方面也越来越多,这点对刘协而言非常有利。
山头越多,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
当天子被董卓独自掌控时,就会被彻底架空、沦为傀儡。
什么都做不了,宛如被关进笼中的鸟雀。
当天子被李傕、郭汜二人共同掌控时,就有机会左右逢源、挑动对立。
正因李郭二人内斗,刘协才有机会离开长安、返回洛阳。
当天子被一群人掌控时...他们自己恐怕就会先打起来。
道理非常简单: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现在刘协身边有‘六个和尚’,谁来当老大?谁来当老二?
为了争权夺利,这些人必然会产生摩擦、矛盾,甚至是冲突!
“挑动这些人内斗,让他们自相残杀,朕再坐收渔利!”刘协越想思路越顺。
或许是‘两只蝴蝶’的融合,脑瓜进一步开发。
让本就聪颖的刘协更上一层楼,思考起问题来有如神助。
“当初杀董卓全赖王允,这次朕要亲自夺权!”
刘协眸中闪烁坚定之色,抬头看灵位,好像在对列祖列宗保证。
“笃笃笃...”敲门声突然响起。
刘协微微皱眉,道:“朕在祭祖,何故惊扰?”
没等刘协再说什么,太庙的大门直接被推开。
一人快速闪身而入,回身左右张望几眼,又急忙把大门重新关闭。
“臣死罪!惊扰陛下祭祖,惊扰列位先帝。”
“国舅?”刘协看着眼前跪拜之人,诧异道:“你这是...”
“陛下恕罪,臣有急事禀报,不得已才在这时候打扰。”董承开口解释。
群狼环伺,这些军阀对刘协看管颇严,平常平素身边都有监视。
当然,美其名曰:保护。
今日刚抵达洛阳,天子理应来太庙祭祖,非皇室血脉、刘姓之人不得入内,方才能有片刻自由。
董承显然也是抓住这点,趁机溜进来找刘协,定然有重大事件汇报。
“长话短说。”
刘协摆手打断董承,示意他赶紧说正事,别再请罪磕头。
“陛下,臣觉得朝廷不能控制在这些匪类手中!”
“这些人与李傕、郭汜、董卓没什么区别。”董承沉痛道:“长此下去,国将不国!”
刘协轻轻颔首,问道:“依卿之见呢?”
“当密召忠臣入京,勤王保驾、驱逐群凶!”
刘协不置可否,提醒道:“诸将看管颇严,如何与外界联系?”
“陛下放心,臣已经派遣人手离开洛阳。”
“哦?”
不等刘协追问,董承略显得意开口,解释道:
“今日渡黄河时,场面格外纷杂,臣趁乱派遣手下离开,想必群凶不会发现。”
“何况就算察觉少人,臣大可推脱掉河里淹死了。”
“妙哉!”刘协抚掌称赞,“国舅机智过人,灵机一动想出办法,并且顺利执行下去,真乃朝廷之幸、国家之幸。”
“陛下过誉。”董承谦虚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臣不忍陛下被这些匹夫摆布,便想着借忠臣之手勤王。”
“国舅有心了。”
刘协刚才已经想出破局思路,从内部瓦解这些军阀,令他们相互争斗。
当然,若有忠臣入京勤王更好,说到底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有兵无兵完全是两个概念。
里应外合,大有可为!
“不知您打算召哪位忠臣入京勤王?”刘协饶有兴趣发问,“能不能靠得住?驱虎吞狼可使不得,容易反噬自身呐!”
“陛下放心!”董承信心十足,道:“此人绝对是忠君爱国之辈!”
“谁?”
“曹操!”
刘协脸上的笑容与好奇,在董承开口之后直接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