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毛阁老,正要寻你呢。昨夜的天象你瞧见了吧?”
那么亮傻子才看不见,但这种天象之事犯忌讳,毛纪可不会跳这个坑,道:“我对天象之事素来是不通的,还得朱大人解惑?”
“哎呀,说来惭愧,朱某见识浅薄,实在是不敢确认啊。但可以确认的是,昨夜紫薇恒大胜,必利好我大明……”忽然,他想起今天来干嘛来了,道:“这个先不说了,我来找毛阁老,是要说个事情。陛下今早下了旨意,要钦天监建一座观星台,说是要观星引运聚灵……下臣虽然是钦天监,但不得不说,这……多少有点寻仙访道之嫌了。”
寻仙访道,在如今的大明社会中,并不是个褒义词。而且只要是读过史书的,都知道皇帝若是痴迷于此,距离昏庸也就不远了。
“所以你来找我是为了?”
朱大人理所当然道:“当然是想让阁老劝一下陛下啊!”
“这个么……”毛纪沉吟了起来,朱大人急了:“阁老你还犹豫什么,陛下如今年少,很容易沉迷其中,若此时不劝谏,日后必成大祸啊。”
“你先稍安勿躁。”毛纪把他拉到了一旁,道:“陛下只是说要建观星台,不管是为了什么,说了什么,你也不能就此断定陛下就是沉迷道术了,这有诽谤君上之嫌。”
“可是……”
“别可是,你听我说完。”毛纪又打断,道:“按我说啊,朱大人你是在钦天监待傻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你都不知道么?”
朱大人迷茫不解:“什么事情?跟我说的事情,有关联吗?”
“我说给你听吧。”毛纪叹了口气,道:“咱们这位陛下,到底还是年少,藏不住事情,左顺门那件事,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呢,这不,刚传来消息,礼部尚书毛澄毛大人,还没上乞骸骨折,陛下就允他致仕了。”
朱大人震惊道:“有这等事!”
“我还能骗你?”毛纪没好气道:“所以我劝你啊,最近不要惹陛下不快。建一座高台罢了,能花多少钱?再说也不一定是朝廷出钱,兴许陛下内帑就出了,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明哲保身,懂吗?”
“唉——”朱大人听到这话,也害怕“被致仕”,犹豫了一下,道:“那好吧,毛阁老这样说,那就这么办。”
“这就对了。”毛纪拉着他一起往外走,生怕被杨廷和等人瞧见了,叫进去说话:“朱大人,我再嘱咐你两句。虽说朱家是太祖赐姓,一直负责钦天监,但你也要明白,钦天监可不只有你家。周家、贝家都不差,都等着你犯错呢。”
“历朝历代,天文历法都是大事。咱们这位陛下刚刚登基,他又是……”毛纪使了个眼神,朱大人立刻心领神会:“是吧,你明白的,心里总有忌讳,你要是不配合,陛下心里指不定怎么想你呢,到时候几代的传承,在你这断了,列祖列宗如何交代?”
“是这样,毛阁老,你可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朱大人连连作揖,道:“要不是你点醒我,怕是真的触怒陛下了。毛尚书尚且如此,我这小小钦天监,下场可想而知了。”
“明白就行了,听我的,陛下那边,说什么你做什么。”
“明白明白,下官明白了。”
看着朱大人走远,毛纪忽然又不着急回家了。他叫来随侍的小厮,道:“去道录司请张大人过府一叙,你告诉他,不要声张,我在府里专候。”
乾清宫。
“……陛下要改革科举?”
听完了嘉靖的话,杨慎吓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你喊什么?”嘉靖无奈道:“朕没说清楚吗?就刚有这么个想法,改元之后才开始进行呢,你现在大吵大嚷的,是想明日全天下都知道吗?”
“臣御前失仪,陛下恕罪。”杨慎作势要跪,嘉靖瞪了他一眼,杨慎只好老老实实坐在凳子上。
“昨夜的异象,瞧见了?”
杨慎点点头,这也是他好奇,但不敢问的事情。
“具体的原因,朕还不能跟你说,但朕可以告诉你的是,这科举改革,不止是科举的事情,与昨夜的事也息息相关,这么说吧,朕要重订儒道。”嘉靖凑近杨慎,神神秘秘道:“你不是跟朕说过,中举之后,中状元之后,感觉大不同么?朕要告诉你,待科举完成改制,这种不同,人人可得。”
杨慎一愣,然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嘉靖撇了一眼,没有打扰他,端着茶杯抿了一口。
他是故意不说明白的,原因也简单,这事儿说不明白,除非他把系统的事情说出来。但似乎也不用说明白,有些事么,玄之又玄是最好。而且不要忘了,杨慎是个人才,而且还是大明读书最多的人,给他个开头,他自己能编出结尾,不合理的地方,他也能运用自己深不可测的阅读量,找到角度合理化了。
“昨夜的清光,莫不是仙灵之气?”
对,就这么编。
嘉靖吹吹茶水,不置可否。杨慎却以为是自己猜对了,兴奋道:“陛下有奇遇吗?”
“呵呵,朕本是王府一世子,忽然就做了皇帝,爱卿看来,是因为什么?”
因为什么?命好呗,还能因为什么?
等等、命好?
“陛下气运加身?陛下是天命之子!”
嘉靖微笑,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点头,道:“天降大任,岂能袖手旁观啊,昨夜的情景还会再有,但这一地步,还得爱卿帮朕来实现。慢慢你都会明白,只是朕现在不宜多言。”说着,嘉靖指了指天,道:“多做,少说,君子慎言。”
随着嘉靖的话音落下,杨慎忽然感觉自己像是遭遇了什么禁制,随着嘉靖说出‘君子慎言’四个字,他再想追问,不知为何话却说不出口了。
他想到了自己劝慰父亲杨廷和时候说过的“圣人名言”,再联想曾经看过的残本古卷,忽然心中有感,这便是儒修之中所谓“圣言”之效。
“臣明白了。”杨慎跪在地上,道:“得逢圣君,实乃臣之幸事,臣必鞠躬尽瘁为陛下分忧。”
“有爱卿这句话,朕便放心了。”嘉靖扶起杨慎,道:“你先把字典的事情办完,随后慢慢谋划,但要记得,事以密成,不可泄露给旁人知道,包括你父亲。”
杨慎点点头:“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