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没必要”是一个数学词汇,而我想说,它是美学的。
她简洁而富含个性与哲理。
美学说白了就是一种直觉,这并不是随意瞎说,而的确是一种美学理论。不过在这里,不谈理论,就随心谈一下美学。
在中国字和中国画当中,讲究点到为止,特别是中国画,最为直观明显。中国画,往往留有很多空白,虽然什么都没有,却在仅有的笔墨之间,让人充满美学的想象和感受。这便是,笔到,情到,意到,便有了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而“没必要”也是如此的充满中国式的美学效果。
如果一定要说,美学是一种直觉式的感受的话,我相信,它一定是心灵的,纯朴的,善良的,美丽的,相知的。
建筑大师梁思成对于建筑中的美学曾说过: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的论点。千篇一律,和谐中统一。千变万化,细看又独具个性。它绝不是相同的累加,而是不同的完美搭配。这样的美才是真实且充满生命的。
生命之美的质感,逐渐地来源于内心的性情与纯朴。每个人追求心中的美,且勇敢的表现着心中的美,在每个人的人生小天地里,绽放着美丽而温暖的光彩。
世间万物在自然造化下被驱驰着,一切从无到有,反而那看不见的精神却是真实的,而相由心生,相由心起,而更何况,那生命本来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