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师父的教诲

吴广毅回客房的时候,刘领队正统计人数,要集体去吃晚斋。

看见广毅进来,伸手点了点他,颇有歉意的广毅也朝他笑着拱了拱手。

饭后,程生莲师徒一起回到客房,吴广毅拿出一盒下午逛街买的,因国泰特利茶叶公司的袋泡茶给师父泡了一杯。

程生莲左手指在茶桌上敲了敲:“大毅,我们师徒有一阵子没一起聊天了吧?”

“是啊,师父。很久没听到您的教诲,我都感觉自己有点飘了。”

“修行一途,自私自利,很多人修着修着就不像个人。我曾经也迷失过,最后也为自己的张狂付出过代价。”

吴广毅没作声,很少听到师父的感慨。

“从这次来香江发生的事情,我知道你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程生莲低沉地说:“作为师父,我只劝你一次,至于听不听,你自己看着办。”

“嗯,”吴广毅认真地点点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我永远听你的话”

“当你能随意掌控他人生死时,超乎常理的伟力也在奴役着你。修行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为了保住人性,保持本我。”

吴广毅看着程生莲:“师父,我没啥大德大善,也没有大恶大奸,远大的理想更是没有,就想着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道家除了有术,更多的是道,值得你一辈子去钻研的。”程生莲点点头“多看看道书,可以提升对于自身的修养。”

走廊尽头的客房,刘领队刚吃饭,看看走廊没人注意就直接找老张。

“老张,我已经确认过,的确有30辆摩托车要发向大陆。”刘领队一进门就轻声说道。

“这小道士神神道道的,刚来第一天居然还有人买30辆小摩托送他,会不会是出卖情报的资金?”老刘也感到困惑。

“我觉得不像,冒着危险传递情报,得到报酬,买摩托送人?啊?是傻子吗?”刘领队觉得太不可思议。

“现在香江绝大部分人工资也就一百多点,有人送他三万多,这肯定有原因。他是个道医,又是道,又是医。”

“你的意思是他救人命了或者帮人看风水了?”刘领队恍然、

“这种可能说不定,只是没想到他在香江居然还能借到车代步,我向上面申请临时用车批复都没下来。”老张有点懊恼。

“这两天徒弟在外面窜,师父倒没动静,表现得和正常道士一样。”

刘领队说着,突然头一抬:“诶,说不定就是让徒弟在外面吸引我们注意,重要事情师父搞定,对鼎罗也绝不能放松警惕。”

吃完早斋,吴广毅还是由私家车接走,老张在门口望车兴叹,扼腕不止。

今天行程很简单,就是去华民事务司署的登记处,办理产权交易手续,在事先沟通完善后就特别简单。

因为买楼是他自己要办的事情,处理完毕,开了张律师费支票。轿车就让王律师带走,广毅和文竹今天不需要了,只要明早来接他就行。

让文竹原地等待,一会广毅就推来两部上了牌照的小摩托。

这种车无级变速,只要会骑自行车,坐在上面慢慢转油门就行。

为了契合新手状态的阮文竹,两个人的车速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

时值中午,阮文竹带着广毅停车后走向一家茶餐厅。广毅又不真是初哥,当然知道茶餐厅是低档货,直接拉文竹多几步路走进旁边的饭店。

阮文竹坐下后对广毅说:“到一个新地方想快速熟悉,就要记住这里的特有的东西,认识香江要从饭店开始。”

一个四十多岁,衣服上面打着补丁,但整体看着还是很干净的阿伯走过了,拿着笔和单子:“两位吃点什么?”

阮文竹开始用粤语道:“一份胜瓜,一份猪润,一份猪脷,一份猪红汤。”

吴广毅一知半解就听她说的是瓜类蔬菜和猪的某个部分,具体的是什么没听懂。

很快,菜就上了桌子。

“诶,这不是炒丝瓜,炒猪肝,卤猪舌,猪血汤么?”吴广毅指着桌子疑惑地问。

“呸呸呸,大吉利是。粤语说话讲究意头,不好听的不吉利的都要改。”

“丝和输同音,要胜不要输,就叫胜瓜。水就是财,干就是没水,没水就是没财运,所以叫猪润。舌和蚀同音,蚀本可不行,要改猪脷。猪血当然要红红火火,叫猪红啦。”

吴广毅呵呵笑道:“还真是长知识了,来,我敬你一杯茶水,干杯。”

“呸呸呸,大吉利是,刚说了不能说干,叫饮胜。”

“哈哈,好好好,饮胜。”

午饭后直接要了壶茶喝茶聊天,吴广毅和阮文竹商量了一下,建议她把鸭寮街的售货员工作辞了。

两幢唐楼已经交易完毕,挂在吴广毅私人的名下,他想用二百元月薪雇佣她看顾房子。

“两幢楼里还有几间空房,你可以选一间房免费居住。”吴广毅看着阮文竹说道。

“都是你自己的房子,不能说空房啊,小道长老细,要说吉屋。”阮文竹开心得眼睛都笑弯了。

另外让她兼职负责沪道慈善基金会的交流事项,这次就是赠送30辆摩托给沪海访问团,其他以后再说。

这部小摩托上牌用的是广毅的身份证明,也是作为工作福利借给她用。

阮文竹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手一把抓住吴广毅的手腕,不停地点头:“嗯,嗯,嗯。”

这福利,这待遇,比起现在的收入,稳稳地翻了几倍,完全是天上地下了。

上辈子的时候,曾经国人都很羡慕香江的生活,总觉得我一过去就能混上人上人的地位,殊不知香江是没有法定退休制度的。

除了官方公务员,或者一些打工皇帝,其他人都没有退休金可拿。

香江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手停口停”,没工作就没钱买粮,直到97以后才有个“强积金制度”,虽然少,总比没有好,慢慢来呗。

下午陪着阮美女又练了几个小时的车,还带去加油站加了次油,认识下路径,就送她回美荷楼了。

因为美荷楼是贫民区,这部新摩托一定要锁好,不光买了两个粗铁链还有大锁。

在楼下用铁链绕水泥柱的时候,无聊的邻居也都出来看热闹。

这下都知道了,大陆的表弟送了部小摩托给阮文竹。

也有看不顺眼地说酸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表弟之类。阮文竹也无所谓,反正这里住不长了。

吴广毅没上楼,在楼下和阮文竹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他赶着回去把伊府面的做法描述下来,写成文本申请专利。是的,起个“速食面”的名字也做专利申请。

吃饭时聊天才了解,原来现在的茶餐厅不允许明火作业,只能用电热丝,像烘烤面包啦,煮个面条、米线啦之类,炒菜肯定不行,因为火力不够。

现在茶餐厅进货都是干湿面条,原来方便面还没有发明出来!伊府面不就是方便面的原始版本吗?我没空制造,先申请专利占个坑呗!

第四天的上午,吴广毅和王律师以基金会名义在湾仔垃圾码头附近的菲林明道仓库区租借了一个小仓库,办理了两份人员出入证,并委托仓库物业用木板隔成两部分。

小空间可以安放个充电设备,电动船的电瓶就能在这里充电,大的空间可以把从沪海督卒来的乘客在这里放出。

仓库办理完就去了船厂,费用之类前天已经结清,船厂交付很简单,吴广毅让他们把两艘船连接起来,自己一拖一,能开走就行。

上电动船前,吴广毅递给王律师两封信,一封委托交付徐希直。信里写明了来香江主要事情已经办妥,只要回大陆就能操作,成功性大于九成,耐心等待即可。

另一封详细描写了伊府面的制作方法,生面定型蒸熟后热油炸干燥后保存,要求申请发明专利的优先级最高,按香江,倪轰,因国,米国这个顺序申请。

香江商务发达,注册总署有着商标注册处、专利注册处、外观设计注册处和版权特许机构注册处,分别负责商标、专利、外观设计和版权特许机构注册的事宜。

商标注册处于1874年成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商标注册处之一。

这些专利审批以及费用之类王律师具体就和阮文竹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