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 范瑞强 陈颐主编
- 2761字
- 2025-03-18 19:53:38
三、阴道抗感染的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分别由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介导。当炎症发生时,细胞介导免疫占主导地位。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都参与炎症反应的应答,在阴道黏膜的抗炎症方面以T淋巴细胞更为重要。T细胞按其功能和表面标志物分为4个主要亚型,即诱导/辅助性T细胞(Ti/Th)、杀伤性T细胞(Tc)、抑制性T细胞(Ts)及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
其中,辅助性T细胞在阴道黏膜的抗炎中发挥主要作用,CD4是其表面标志。
1.细胞免疫
是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由T淋巴细胞介导。辅助性T细胞按免疫调节作用分为Th1及Th2细胞。Th1类细胞因子包括IL-2、γ干扰素(IFN-γ)、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等,通过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和增殖,介导细胞免疫。Th2类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L-6、IL-10和IL-13等,其主要功能在于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并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1)Th1细胞:
Th1细胞表达IL-2、IL-6、IL-8、IL-1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促进免疫活性及抗击念珠菌的抗性,能够介导细胞毒效应及炎症免疫应答,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进入抗真菌状态。其介导的有效免疫反应是阴道局部抵抗念珠菌侵袭的重要防御机制。
1)IL-2:
即T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未分化(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其水平高低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2)IL-6:
作为免疫调节的多功能细胞因子,IL-6诱导活化的B细胞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M(IgM)、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能够反映机体炎症水平和抗体水平。感染初始阶段,IL-6增强了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促进对感染的防御能力。作为IL-6的重要来源,阴道上皮能够表达IL-6调节免疫应答,提高局部对念珠菌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
3)IL-8:
是女性生殖道抗微生物反应的标志物之一,参与了多种阴道炎症的免疫调节过程。体外研究表明,作为趋化因子的IL-8通过级联反应正反馈调节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聚集于炎症部位,促使产生更多的IL-8等细胞因子,从而介导阴道局部的免疫反应。
4)IL-12: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上皮细胞产生,刺激活化型T细胞增殖,促进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的必需细胞因子;同时诱导、激活和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促进其分泌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增强CD8+CTL细胞杀伤活性。
5)TNF-α:
活性作用广泛,能促进嗜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对诱发凋亡过程、消除炎症具有重要作用。
6)IFN-γ:
能够活化CD4+/CD8+T淋巴细胞、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使其进入抗真菌状态。
(2)Th2细胞:
Th2细胞表达的IL-4、IL-6、IL-10主要介导体液免疫,促进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诱导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与感染的持续和慢性化相关;介导过敏性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Th1细胞应答有抑制作用,进而使机体对真菌易感。
1)IL-4:
对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和增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抑制向Th1细胞分化。IL-4及随后产生的细胞因子(IL-10等)能够响应念珠菌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降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杀伤念珠菌的能力和T细胞增殖能力,阻断IFN-γ活化后所产生的效应。
2)IL-10:
是介导免疫抑制的关键细胞因子,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降低单核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抑制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同时能够下调Th1细胞表达细胞因子、抑制干扰NK细胞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增强对念珠菌感染的易感性。
3)IL-6:
与其他因子不同的是,IL-6是具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作为生殖道上皮细胞响应念珠菌感染而产生的促炎因子,IL-6诱导活化的B细胞合成IgM、IgG和IgA,同时活化嗜中性粒细胞、调节白细胞运输和/或激活这些细胞强烈的抗真菌反应,促进局部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建立,增强了免疫功能。
(3)Th1细胞和Th2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普遍认为,Th1、Th17细胞可促进相关免疫对病原菌的清除,Th2细胞则对病原菌清除起相反作用。Th1/Th2比值监控人体免疫功能,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Th1细胞与Th2细胞具有交叉调节作用,两者相互抑制。若感染发生,原有的Th1/Th2平衡被打破,出现Th1细胞或Th2细胞优势,引起阴道局部异常免疫应答,进而出现病理状态。
Th1细胞由IL-12和IFN-γ诱导产生,表达Th1转录因子T-bet并产生IFN-γ,促进念珠菌的清除。研究显示,IL-12在系统性念珠菌病和黏膜性念珠菌病中,是主要的免疫应答,在Th17细胞及其相关免疫因子存在时,往往掩盖一部分IL-12的重要性,因而在关注IL-23因子的作用时,IL-12的功能应被重新评估。IL-1β、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IL-6、IL-22 可诱导辅助性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分泌IL-17和IL-22招募中性粒细胞。Th17细胞通过TGF-β诱导可产生IL-17和IL-10。研究显示,Th17细胞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有强烈反应,IL-17可诱导上皮细胞产生抗菌肽,这在抗念珠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而IL-10、IL-4诱导产生Th2细胞,进而分泌IL-4、IL-5和IL-13来降低真菌清除。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阴道感染状态下,阴道内IFN-γ、IL-5、IL-2、IL-13、IL-8等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说明在阴道感染状态下,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2.体液免疫应答
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抗原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过程,称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组织部位是淋巴结、脾和黏膜下淋巴组织等外周免疫器官。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根据其结构中重链C区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分为IgG、IgM、IgA、IgD、IgE 5类。IgG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成分,约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80%,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体内分布广泛,是机体抗感染的力量。IgM虽然只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5%~10%,但却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同时也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初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延迟相(从抗原免疫到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的时间)为6~10天,最初几天血清中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主要为亲和力较低的IgM,后期以IgG为主。初次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的高峰浓度较低且维持时间较短。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延迟相仅为4~5天,血清抗体以IgG为主,其高峰浓度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IgA可分血清型IgA、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两种。SIgA是阴道黏膜局部感染所产生的主要球蛋白,并且是抵御细菌和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女性生殖道含有丰富的浆细胞,可产生大量sIgA,对生殖道黏膜的感染起到防御作用。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都可检测到IgG、IgM、IgA及IgE,一般均处于正常水平,特别是sIgA。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阴道感染组的sIgA及Ig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推测体液免疫应答在抗感染中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其确切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细菌性阴道病(BV)中,sIgA及IgG常作为观察指标之一,以衡量阴道局部免疫反应能力。健康妇女宫颈黏液栓中含大量IgG和IgA,妊娠妇女明显高于非妊娠妇女,这都说明抗体在阴道中起免疫保护作用。
(陈 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