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文会斗法

贾琮立在铜镜前,任由晴雯为他整理衣着。

镜中少年一身竹青色暗纹直裰,显出几分世家公子的清贵气度。

“琮哥儿抬抬肘。”晴雯半跪着替他整理松香色绉绸腰带。

这腰带是贾母才赏的,质感很不错。

半晌后,晴雯退后半步打量,笑着说道:“琮哥儿这气派,倒把宝二爷都比下去了。”

“和他比什么?”贾琮摇了摇头,浅笑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懂吗?”

“琮哥儿都开始自夸了。”晴雯含笑白了贾琮一眼。

“三爷,车驾已备好,该进宫了。”门外有小厮轻声提醒。

“知道了。”贾琮点点头,对晴雯道:“那我去了,在家好好待着。”

“嗯,我等你。”

晴雯目送贾琮直至上了马车。

出宁荣街,再穿过小半个城,便是巍峨气派的大明宫。

先查勘门籍,再搜身,连穿五道门,终于到了太极殿前。

贾琮早已经下车,在太极殿入口处报上名号,立刻有内侍前来引领就坐。

踏入殿内的一瞬间,金丝楠木的沉香气裹着龙涎香扑面而来。

鎏金蟠龙柱上悬着八宝琉璃宫灯,映得满殿金波流转。

殿里人影绰约,衣着之华丽富贵,不一而足。

引路的内侍在第三根蟠龙柱前驻步,拂尘一甩指向后面,“请就坐。”

“知道了,多谢。”贾琮拱了拱手,看了一眼,便走过去找了个空位坐下。

坐定后,他闲来无事,四处观察。

只见各色人等在殿内走来走去,低声攀谈,十分热闹。

一般来说,文会还未正式开场,这个时候正是各色人等互相招呼,攀附关系的时候。

和一般的文会都是读书人参加所不同的是。

参加这场文会的人,除了出名的文人雅士外,还有当朝显贵。

因为是乾昭帝下旨,在刘皇后寿辰宴会之后举办,又由北静王主持,堪称皇家宴会。

许多参加寿辰的皇亲国戚也就留了下来凑个热闹。

普通进士都不在邀请之列。

显贵将此作为交际场,文人雅士则为扬名。

贾琮没有打算找任何人攀谈的意思,反正他一个人也不认识。

但他很快想到一个问题。

青禾郡主和永宁公主会不会参加?

没事,她们来了应该也不会理我的。

过了快二十天,未见俩人任何动静,贾琮据此认为那两帝国明珠多半早已不放在心上了。

到底是小女生行事风格,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就是银子,我的五千两银子。

贾琮在心里一直惦记着。

“小友,又见面了。”

耳旁响起一声略带笑意的招呼声。

循声瞧去,原来是宛平县令陈阁。

他虽然只是县令,但宛平可是天下第一县,重要性甚至大于一些州府。

陈阁早年以进士身份入仕,自然也在文会被邀请者之列。

“晚辈贾琮,见过陈大人。”

贾琮有些惊讶,和陈阁只不过两面之缘,竟然被他记住了。

“果真是少年英才,入得圣心。”陈阁笑道。

贾琮忙回道:“陈大人谬赞,晚辈都不知怎么回事,就莫名其妙得了圣恩。”

“陈大人要是知晓,可否为晚辈解惑一二。”

“哈哈哈哈哈。”陈阁笑着摇头,“你太高看我了,我也不知道。”

“或许,你等会可以问问北静王爷大人。”

贾琮不好意思道:“晚辈哪里敢去叨扰王爷,陈大人说笑了。”

陈阁朝着贾琮再道:“未必,期待你在文会一鸣惊人。记住,有才华不要藏着掖着。”

“当今圣上求贤若渴,广揽英才,少年成名,未尝不可。”

言毕,他不再多说,扭头便自找去处了。

贾琮心里呆呆道:陈县令怎么对自己这么上心?

两刻钟后,满堂忽静。

东侧垂着珠帘的甬道里传来玉磬清音,十二名绛衣女史鱼贯而出。

“北静王爷驾到——”

满殿衣冠如被风拂过的麦浪般俯首,贾琮随着众人躬身。

很快,一面如冠玉的青年男子步履从容,似踏云而行,缓缓步入殿内,坐在最中央宝座下首位置。

中间的宝座是乾昭帝专属,即使他不在,也没人敢坐。

当然,日理万机的乾昭帝也不会参加文会。

他只是在刘皇后寿辰宴会开场后,简单露了个面就走了。

“诸君请自便。”

北静王水溶朗朗说道。

众人顿时齐整坐下。

水溶抬眼扫过满堂冠盖,目光经过贾琮时微微一顿,唇角勾起若有似无的笑意。

“今日文会既为贺皇后千秋,也为遴选天下英才,共襄盛世文教,诸君各展才思罢。”

话音刚落,他再说道:“某就献丑了,先出题,为文会开声。”

“春已尽,夏将启。”

“请以'新夏'为题,赋诗作词皆可。”

“限时一刻钟。”

贾琮闻言,心中微微一动。

新夏之题,既应时节,又含生机,倒是个能展现文采的好题目。

沉思中,他抬眼望去,只见殿内众人或皱眉苦思,或奋笔疾书,气氛紧张而热烈。

很快,也有人献了诗上去。

每有人献上诗,便有内侍当众大声念出来。

无形中,又给还没写好诗的人很大压力。

贾琮闻得那些诗,或咏新荷初绽,或叹暑气将至,皆流于表面。

多为堆砌辞藻之言。

他不再耽搁,取过案上笔墨,略一思索,便打算提笔写下心中所想。

“贾公子这般神情,可是腹有珠玑?“

清冷女声自右后方传来,惊得他手中狼毫一抖。

转头望去,青禾郡主周之桃穿着月白织金襦裙,正似笑非笑地盯着他。

“贾公子,好久不见,又见面了。”

贾琮拱拱手,“呃,不瞒公主,正准备写,公主安好。”

完了,她果然在。

她在,刁蛮的永宁公主肯定也在。

果然,不等周之桃再说什么,

永宁公主周映荷从蟠龙柱后转出,冷笑道:“没眼色劲的,莫不是连首打油诗都凑不出?本宫倒记得有人欠着五千两......”

“妹妹,我是欠钱不还的人吗?不用现在强调吧?”

周之桃脸上顿生阴云。

谁能想到,一个时辰前的宴会上,俩人还有说有笑,这会却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