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伤势
- 从1982开始的悠闲赶山人生
- 火树齐鸣
- 2503字
- 2025-03-01 21:50:42
杨晋抱着父亲的手略微有些颤抖,眼眶中逐渐涌出热泪来,直到现在,他才完全接受了自己已经重生的事实。
被抱住的杨永德身体一僵,脸上的悲伤逐渐被不可置信所替代。
沈春萍同样一脸诧异地看着杨晋。
三娃子咋舍得去抱他老汉儿?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杨晋应该是被老虎吓着了,等他伤好后,怕是又要跟他老汉儿吵破天,唉,头疼哩很。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后,杨晋松开自己老汉儿,转而问母亲:“妈,幺妹呢?”
“她又去镇上的初中旁听了,别管她了,咱赶紧去医院噻!”
杨晋听后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那她啥子时候回来?”
要说杨晋重生后最最想见到的人是谁,怕是只有那个照顾了他二十多年,跟他相濡以沫的妻子。
“诶呀小三,别聊了噻!赶紧去医院吧!再耽搁怕是要耽搁出事来!”
站在一旁的陈老汉都有些急不可耐了,被老虎咬了的人,还能站在这儿跟没事人一样聊天,这家子的心是得有多大啊......
经陈老汉这么一嚷,杨永德立刻反应过来,匆匆忙忙地走进仓房,将板车推了出来,一路推到杨晋面前。
“幺儿,快躺上来。”
杨晋看着陈旧的快散了架的木板车,有些不放心地说道:“老汉儿,我能自己走不?”
别推到半路上再给我摔喽。
杨永德听得把眉头一皱,怒骂道:“赶紧过来,给我躺到起!”
沈春萍也在一旁劝道:“三娃子,快上去吧,别不好意思,你老汉儿推的动。”
杨晋有些欲哭无泪,这是推不推的动的问题吗?你们好歹给我叫辆马车啊!
但一想到家里那条件,还是别开口了,省点钱吧。
沈春萍又从屋里抱了一张过年盖的新被褥,给杨晋铺到了马车上。
杨晋看的有些感动:“妈,我身上都是血。”
沈春萍摆摆手:“没得事,新被子上没螨,更干净。”
最后,杨晋只好躺到板车上,顺带把已经昏睡过去的小福子也一起抱了上去,由杨永德推着,一路出了小院。
......
篱笆村离镇上并不远,才二里地,就是山路有些崎岖。
因为失血过多,杨晋的脑袋有些昏沉,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清醒的意识,计划着接下来的事。
估算一下时间的话现在应该是82年的十月中旬,老汉儿会因为自己和幺妹的婚事,带自己去大哥家借钱。
结果自然是借不到,并且换来还大哥的一顿羞辱。
这次杨晋是肯定不会再去了,他得把时间用在搞钱上。
至于靠什么来赚钱,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打猎最靠谱。
一来现在的大环境就是不禁枪不禁猎,甚至还鼓励打一些野猪,黑熊等祸害农作物的害兽;
二来自己有足够的狩猎经验,前世一直到禁枪禁猎之后,他还会时不时的进山,打一些没有被纳入保护名单的野兽。
正思量着,白河镇医院到了。
穿白大褂的医生看到杨晋身上的伤势后,二话不说,叫来两个小护士帮着把杨晋推进了急诊室。
急诊室是一步登天的地方,杨晋自认为自己的伤势还没有严重到那种程度,但当大白听沈春萍说杨晋是被老虎所伤后,还是十分强硬的把杨晋送了进去。
进来之后,大白先是将杨晋身上的衣服全部扒光,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了一遍,又询问了杨晋有没有气胸,当时伤到哪了之类的问题,在确认杨晋不需要做手术后,又把他送进了CT扫描室里。
八十年代的CT机还是那种老式的初代机,做不了全身检查,当然,BJ有更高级的,可像白河镇这种穷乡僻壤就别想了。
几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杨父杨母盯着检查单上的结果,里里外外看了三四遍,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晋身上的外伤虽然看着唬人,但并没有伤到肺叶,肩胛骨也只是有些轻微的骨裂,休养一阵子就好了。
硬要说的话,老虎那一巴掌拍断了杨晋的一根肋骨,而那根断掉的肋骨只差两厘米就会刺伤杨晋的肺。
大白安慰了沈春萍两句,随后拍拍杨晋的肩膀:“小伙子身体素质很不错,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恢复过来,家属先去办理住院吧。”
沈春萍连连点头答应:“谢谢医生。”
“诶,等一下噻。”
一听要办理住院,杨晋急忙叫住母亲和大白。
“住啥子院哦,我伤的又不重,简单给我包扎处理一下,再开点药就完事了噻。”
现在杨晋哪里有闲工夫去住院,既然伤的不重,抓紧时间去搞事业才是正道理。
“你个龟儿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听医生的,住院。”
沈春萍少有的强硬了一次,坚决不同意杨晋的想法。
“娃他爹,你也劝劝老三噻。”
“哼,我哪里管的了他,他早都不认我这个老汉了!”
杨永德冷哼一声,跑到门口掏出一包五牛牌香烟,点上一根,自顾自地抽了起来。
他早就放弃管教杨晋了,只要保证这瓜娃不死,就随他折腾去吧
杨晋有些尴尬,原来以前的自己在父亲眼里这么不堪啊。
一旁的大白见这家人好像要吵起来,急忙出声制止道:“小伙子都这么大了,让他自己做决定吧。”
说完他又看向杨晋,补充道:”不过我得提醒你,老虎可不比其它动物,一巴掌下去很容易把人拍出内伤,所以今晚你必须留在医院,我还需要观察一下。”
这次杨晋倒是没有拒绝,他冲这位认真负责的大白微笑了一下:“谢谢医生。”
......
白河镇,文昌中学附近的中心街道上。
此时正值放学时间,大街上人来人往,这个年代的主要出行工具还是自行车。
不少小贩骑着由自行车改装而成的三轮货车,吆喝着叫卖,更有阵阵饭香从居民楼内飘散出来,整个街道都显得烟火气十足。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两道俏丽的身影显得格外扎眼。
倒不是因为她们的着装有多么的鹤立鸡群,而是因为她们怀里正抱着几本初中课本。
二十多岁的年纪,手上还拿着课本,这在八十年代的小镇上可不常见。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并肩前行,引得行人纷纷侧目。
“怜仪,今天老师讲的知识好多啊,我都记不住。”
其中一位穿红色花棉袄的少女向同行的穿着白色打底的碎花格子衫的女孩抱怨道。
听着同伴的抱怨声,赵怜仪却只是淡淡一笑:“我还嫌她讲的不够多呢。”
说完这话,她似乎意识到有点不妥,于是又补充了一句:“二丫,你有啥不懂的,晚上可以来我家,我教教你。”
二丫苦笑一声:“回去后我还得去地里干活呢,真羡慕你,有那么多自由时间。”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推着糖葫芦车的小贩忽然从二人身边经过。
二丫眼前一亮,赶忙出声叫住那小贩,快步跑了过去。
赵怜仪看到那红艳艳的山楂冰糖葫芦,也有些心动,但摸摸自己的口袋,里面却是空空如也。
她吞了吞口水,最后还是克制住了想吃的冲动。
两分钟后,二丫举着两串冰糖葫芦回到了赵怜仪身边。
赵怜仪看着她手里的两串冰糖葫芦,有些羡慕地说道:“怎么买这么多?你吃得完吗?”
二丫没有答话,她把一串冰糖葫芦含在了嘴里,另一串则直接塞进了赵怜仪的嘴里的,口中含糊不清地说道:“这是给你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