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二八大杠
- 从1982开始的悠闲赶山人生
- 火树齐鸣
- 2047字
- 2025-03-14 21:51:54
杨晋可是清楚的记得,上一世的幺妹被同村的孩子骂做黄脸婆。
那时候,幺妹还怀着孩子,可自己别说是护肤品了,就连最基本的营养都没让她跟上。
一个大好年华的少女,渐渐成了一个黄脸婆。
想到这儿,杨晋恨不得当场扇自己一个巴掌。
“你们的店在哪?”
杨晋掀开盒子,看着里面的护肤品问道。
“那边就是。”
推销员笑着指了指街边一家名为‘百雀羚”的小店。
百雀羚算是国内最早生产护肤品的那一批厂商了,居然成立于28年左右,现在也算是家喻户晓的大品牌了。
确认质量没问题后,杨晋果断付了钱,那一大捆的大团结把一旁的花小都给看呆了。
买下护肤品后,杨晋将其装进了盛放土鸡蛋的篮子里,顺便把新买的衣服也放了进去,然后一并交给了花小。
“帮三哥个忙,替我送回家。”
花小接过篮子,坏笑道:“你就不怕我把东西给偷了。”
“想偷可以啊,只要你不怕屁股被打开花。”
“切~两毛。”
“啥?”杨晋一时没听懂,有些疑惑。
“跑路费啊!”
“去逑,我不是刚买过你哩鸡蛋嘛!”
“你给不给?不给就自己送。”
花小一脸的无所谓。
“你娃溜洽子!”
杨晋骂一声奸商,从兜里掏出两毛钱甩给了她。
打发走花小后,杨晋径直来到了幺妹身边。
就见她们在玩一种猜奖游戏,奖品居然是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
规则是猜三张牌,其中只有一张是自行车,猜中了就能把二八大杠领回家。
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不同的是,当你选定一张卡牌后,那个小贩就会打开另一张不是自行车的牌,并给你一次换牌的机会,让你选择,有不少人都没猜中。
幺妹和二丫在一旁看的是津津有味。
杨晋也走过去看了一阵,越看越觉得那些人太笨比了,自己上肯定能成。
他干脆掏了十块钱,打算尝试一下,毕竟那可是一辆二八大杠呢!
幺妹见状似乎想提醒杨晋什么,却被二丫拦住了,“让他长长记性也好。”
杨晋闻言,心中多了一丝谨慎。
就见那小贩摊开三张牌,笑着让杨晋随意选一张。
他思索一阵,最后凭借直觉,选了最左边的那张牌。
“好,现在给你一次换牌的机会,你要换吗?”
说着,那小贩掀开了另一张不是自行车的牌。
听着小贩那充满诱导性的语气,杨晋犹豫了一下,“不换!”
毕竟这是凭运气的事,也没啥漏洞可钻,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比较好。
“你确定不换吗?”
小贩的这番话更加坚定了杨晋的想法。
“不换!”
小贩闻言,掀开牌面,是一张’遗憾’牌。
“很遗憾,你没有中奖,还要继续吗?”
杨晋看着那张遗憾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他明白浅尝辄止的道理,没再选择继续。
“唉~走吧。”
他叹口气,起身准备带着两人离开,小玩一把,输了他也乐意,就当是娱乐了。
却不成想幺妹忽然蹲下身去,掏出了十块钱给小贩,打算自己试试。
杨晋也没阻拦,十块钱而已,让幺妹玩玩倒也值得。
幺妹选定了正中间的那张牌,当小贩给她换牌的时候,幺妹居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换,那小贩立刻傻眼。
“姑娘,你就这么不相信自己的直觉?”
小贩看似善意地提醒道。
周围围观的人也纷纷附和出声:“是啊姑娘,无论你怎么选,中奖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还不如相信自己的直觉。”
但幺妹依旧坚持换牌。
这么多人看着,小贩只得打开了最左边的那张牌。
上面赫然印着一个自行车图标。
“嘿!居然真中了!”
周围的人是一阵惊呼。
“恭......恭喜......”
小贩一脸肉疼地说道。
杨晋也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但心中的兴奋胜过好奇。
“别光恭喜啊,推车推车。”
那小贩只得强颜欢笑地将二八大杠推了出来,交到了幺妹手中。
见奖品到手,杨晋这才悄悄问幺妹:“你咋猜中的啊?”
幺妹颇为得意地笑道:“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选择换牌的话,中奖概率会从三分之一变成三分之二。”
杨晋用自己不多的数学知识计算了一下,咋想都是二分之一啊。
“不是二分之一吗?”
“你真是个猪脑壳。”
幺妹翻了个白眼,细心解释道:“你把能不能中奖的三种情况排列开看,选到自行车的概率是三分之一,而选到空奖的概率是三分之二,那么商贩子打开一张空奖牌后,你猜中的概率不就从三分之一变三分之二了吗?”
杨晋:“啊?”
他这下是彻底傻眼了。
幺妹见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干脆也不理他了,推着自行车就走。
杨晋又细想了一阵,还是有点想不明白,也不管了,快步跟了上去。
来到摊位前的时候,发现杨父跟杨母已经早早地收了摊,正在路边挑黄牛呢。
杨晋凑了上去,见杨父正指着一头高高壮壮的黄牛询问价格。
那小贩一口咬定三百八,杨父和杨母顿时为难起来。
“妈,要买黄牛了吗?”
杨晋挤开人群,站到了沈春萍身边。
“肯定得买呀!不然每年干活都得去借别人家的,不仅惹人嫌,咱家收成还不好。”
杨晋闻言表示认同,黄牛早晚都得买,趁着这次机会买下来也好。
他走上前去,使劲敲了敲那只牛的牛角,那牛却只是“哼哼”一声,也不抬头。
他们这边的黄牛一般分蒙古牛和华北牛两种,这小贩卖的就是华北牛中的秦川牛和南阳牛,这种牛个儿大,肩峰很高,劲儿也足,因此价格往往很高。
杨晋在牛棚中扫视了一圈,最终指向一只瘦瘦的黄牛,“麻烦把那只牵过来。”
“这只?”小贩有些诧异,“我可提前告诉你啊,这只牛倔的很,连饭都不吃,你牵回去可不好养活。”
“没得事,你只管牵来。”
在杨晋的要求下,小贩将那只牛牵出牛棚,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把它牵到了杨晋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