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现在高考还来得及吗?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最能编的狗牙根
- 2168字
- 2025-03-12 21:24:30
8月30号,刘一民收到了《诗刊》的过稿信,拿到过稿信的事情,刘一民从邮递员手里拿过后,并没有闹的让全文化馆的人都知道。不过随之而来的邀请函让刘一民陷入了沉思。
《诗刊》的邹获凡将想法跟《人民文艺》的崔道逸通过气后,两人一拍即合,联名写信给刘一民,询问他是否有参加两大杂志举办的培训班的想法,上面写着生活补贴、粮票由杂志社提供、作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等等。
如果确定参加的话,他们会跟单位协调,发调函。信中言辞恳切,两人非常希望刘一民能来燕京一趟。
文学讲习所这种非大学培养作家的机构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存在,最有名的是作协举办的讲习所,不过随着作协的解散也就停了,80年才恢复,后来又改名为鲁迅文学院。
次之的还有燕京大学举办的讲习所,这时代很多作家都是草根出身,上过大学的是凤毛麟角,靠着这个燕京大学举办的讲习所,解决了学历问题。
余桦这个高考落榜生就是靠着参加鲁迅文学院和北师大举办的创作研究班获得了文学硕士身份,解决了自己的学历问题。
现在讲习所没恢复,各大杂志为了培养新人,获得优秀的稿件,也开始率先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不过这种培训大多是交流为主,能学到多少东西就看自己了。
要是以前,刘一民肯定会去参加,但现在自己被燕大中文系录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哪有比燕大中文系更好更权威的地方?中国文坛多少人都是从燕大中文系出来的,说起来《人民文艺》的崔道逸还是刘一民的师兄。
至于大学政审,根本不可能卡刘一民。
三代贫农,父亲剿匪民兵、大伯更是烈士,有比自己更红的吗?
刘一民觉得,那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在考生里面也不算多了,自己这政审肯定是没问题。
看完信后,刘一民提笔给两人分别回了一封信,写上自己会去燕京,但不是现在,要等燕大开学。写完后,贴上邮票,扔进了邮筒里。
接下来,刘一民看起来了自己的演讲稿。演讲稿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自己的凄惨求学经历,第二部分写自己成功后的高光时刻,第三部分是一碗鸡汤。
干了这碗鸡汤,从今以后咱们就是革命同志了!
刘一民看完,觉得没什么问题,甚至有的部分自己完全可以做到脱稿,无它,耳顺了!
创作组的刘运生一边喝茶一边挪动着小脚步,缓缓移到刘一民桌旁,看起了演讲稿。
“老刘,你想看拿去看!”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运生讪讪一笑道:“那我就先帮你把把关!”
他刚拿起稿子,其余人都围了过来,争先恐后的看起了报告的内容,嘴里面还一边嘟囔着,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老李被挤在人群后面,脖子都快伸成长颈鹿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刘一民起身来到老张的小菜园,摘了几颗无花果还有白色的小甜瓜,没有上科技的小白瓜吃起来是清甜,没有那么腻,也可以说没有那么甜,瓜味很浓郁。
整个人吃美了才拍拍屁股上的土,摸着肚子朝办公室走去,刚进门,就见几人红着眼睛,眼角还带着泪。
“你们怎么了?打架了?”刘一民纳闷地问道。
“一民,你写的我们都想参加高考了!里面写的词儿让我们这个年龄看,字字戳心啊,年华虚度,年华虚度!”老李感叹道。
刘运生调侃道:“我们现在参加高考还来得及不?”
“哈哈哈,一民,不怪我们,实在是你这篇报告太能煽动人心了!”
县电影院提前一天就停止了售票,开始整理起了报告场地。用红纸写成的黑色毛笔大字贴在电影院大门上面充当横幅,写着“文科第一刘一民同志经验报告会”。
还有类似“向刘一民同志学习,为祖国四化做建设”的标语!
电影院旁边插了不少的小红旗,刘一民的成绩被用大字报贴在了墙上,下面是汝县过线考生的具体名单。
汝县电影院的大小跟后世不一样,兼具会议室的功能,能满足县里面召开四干会,可想而知面积有多大。但随着关于刘一民作报告的广播发出,县里面听说一些临县的考生也会来参加。
于是紧急在电影院外面的安装了大喇叭,保证没进场的人也能听到。同时,报告的广播将会通过县广播线路直接通到各个生产大队。
晚上,县里面专门通知刘一民早上五点多就要到场。九点开始五点就要到场?
刘一民刚想问为什么,对方就解释道怕晚了挤不进去!
第二天,刘一民四点半就被喊醒拉到了电影院,下面的座位上已经稀稀拉拉的坐了不少人。刘一民的位置在主席台上,不过会议没开始,他于是坐到了台下。
刚坐下就听说有人在议论,到底什么样的人能高考451分!
“同志,你是汝县的吗?我是隔壁的,考451的刘一民你认识不?”有人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问道。
“451,还好吧,也不算太高。”刘一民随口答道。
“咦,口气可真大,怕不是要将电影院给掀了!”身后有人嘲笑道。刚才问刘一民的老哥也把嘴一撇,头一扭不再跟刘一民讲话。
刘一民确实觉得考的不高,数学自己没记得有错的地方,才91分。
随着主席台布置完毕,杨玉山坐在台上朝下看,见刘一民正坐在角落里打瞌睡,于是用喇叭喊道:“请刘一民同志上台!”
刘一民无奈地看了看手表,这才不到六点!
一群人都在左顾右盼,两边加中间的过道迟迟不见刘一民的身影。
“同志,收一下腿,我要上台了!”刘一民轻轻地说道。
接着在旁边几人不可置信地目光中,在灯光的照耀下,缓步走上了主席台。
这就是考了451分的男人?原来人家就在自己身边!刚才出言嘲讽的人,顿时感觉脸上臊的红!
走到半路,刘一民回头冲着他们,咧嘴一笑!
“一民,你困了?”杨玉山关心地问道。
“您说呢?”
“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能熬,你这个年轻同志忍一忍,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矿务局的局长,杨成林同志!”
刘一民闻言眼神一亮,矿务局,这可是大哥所在煤矿的直属单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