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代人》过稿, 请他来燕京!

邹获凡起身拿着稿子在办公室中间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读。每一次读的时候用的声调都有所不同,像是要通过不同的抒情方式,仔细地揣摩一下诗歌中的含义。

其余的编辑站在一边,双手放在胸前,单手托腮,屁股靠在桌子边沿,不太丰满的臀部被分成了四份,也在心中暗诵这两行诗。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句是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感觉。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黑夜和光明,两个矛盾体,身处黑暗,心向光明。也不说什么是黑暗,也不说什么是光明,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

邹获凡脚步一顿,立马转身冲着同事们激动地说道。

“对,黑夜,光明!是啊,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我们要见到光明了。”副主编葛落说道。

严晨看了看四周的编辑,心想自己也得说几句话,咳嗽了一声:“串起来了,一切都穿起来了,这首诗的名字叫“一代人”,指的是什么,不显而易见吗?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里面写了这么一句,‘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迷惘的我可不就是身处黑夜之中的我、深思的我是追求光明的我、沸腾的我是追求到光明之后的我。

作者在追求到光明之后,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希望!他这两首诗,一先一后,思想一脉相承,刘一民同志了不起啊!”

严晨说完,其余的编辑一想可不就是这样吗?主编还是主编,分析的比大家分析的更深入。

“是啊,刘一民同志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啊!”

“了不起的刘一民同志啊!”

“黑色的‘眼睛’也写的不错,寓意着我们追求真理的时候,要用眼睛去看,眼见为实,而不能道听途说。这首诗不仅仅在现在使用,在过去我们从白区到西北的时候也适用,放在未来也适用。

人就是要不断的追求光明,追求真理!”邹获凡大声地说道。

“黑色的眼睛,这首诗歌一看就是中国人写的,而且那些洋鼻子老外看到还不懂是什么意思,他们可没有黑色的眼睛。”

葛落的调侃让大家一愣一愣,紧接着爆发出愉快的笑声。

邹获凡趁着大家兴头都在,于是问道:“老严,这稿费!”

“七块!”

严晨没有一丝拖泥带水,旁边的副主编邵燕向张了张嘴还是没说话,葛落和老邹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了,还是不触霉头了。自己再说一句不满的话,估计今天可不止这两个人了。

严晨说完又看向旁边的葛落:“老葛,你以前有没有听说过刘一民,这可是你的小老乡呦!”

“以前没听过,估计真是个年轻人,刚崭露头角,也有可能是那边的知青。”葛落也不确定地说道。

“老邹,你再给刘一民同志回信的时候,你问问他,愿不愿意来燕京?咱们《诗刊》准备举办写作培训班,培养点年轻的诗人。另外可以跟《人民文艺》崔道逸一块邀请,两个杂志的培训班都可以上,我相信老崔会很乐意的。”

“行,我这就写。我也想见一见,写得好还写得快的刘一民同志!”邹获凡开心地说道。

严晨回到办公室,想了半天后再次回到编辑部里面:“这两行小诗,直接放在封面上,不放在正刊里面。正刊里面刊登《祖国啊,亲爱的祖国》!不订阅杂志的读者,通过封面看到这两行小诗,能忍住不订阅吗?”

严晨嘿嘿一笑,文人出身的他,此刻脸上挂上了奸商的嘴脸。

.......

8月底,出成绩的消息的消息满天飞,每天革委会门口都挤满了不少人,都想知道确切的消息。革委会的人总是回应,就在一两天。

老张告诉刘一民,今年高考要公布分数,以往没这么做过,缺乏经验。地区招生部门要将成绩单送到县教育局,应届生的成绩单要到学校去领,社会考生的成绩单要到革委会教育局领。

“本来成绩单是要到各个公社,但是革委会害怕中间出什么差错,咱们县就由革委会统一发放。”老张怕刘一民着急,亲自去问了问教育部门的同志。

“好!”刘一民点了点头。

老张本来想走,又忍不住转身说道:“一民,你真的不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呀你...”老张看这里刘一民信心满满的样子,牙疼地拿起茶杯,咕咚咕咚了几口白开水。喝完后又看向老孙,还是煮芦苇根的茶喝着有味道。

艺红这孩子,不来还挺想她的!

8月28日,革委会通过广播将高考成绩明天公布的消息传到各个公社,公社接通下面各个生产大队的广播,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高考成绩要公布了。

8月29号一大早,革委会门口挤满了人,革委会人上班的时候,还是翻墙进去的。

“我嘞个乖乖,地委行署将成绩送来了没?”革委会主任杨玉山对着正在擦汗的教育局局长说道。

“说是9点到,地委还派了警察和民兵一起送。”

“你赶紧下去,让考生排好队,再找招待所送来几桶水,派点人过来,这么热的天,又挤在一起,别再渴着人了!”杨玉山赶紧说道。

“行,我马上去办!”

刘一民本来不想来的,等到下午再来看一眼。老张非得一大早拉着刘一民来到了革委会门口,找了个凉快的地方坐在那儿休息,甚至文化馆的创作组的其他人也坐在文化馆的平房上,观察着革委会的情况,这里还能看到刘一民。

老张不是被刘一民的信心感染了,而是怕他接受不了自己的成绩。

杨玉山看到老张后,又打量了一下身旁的年轻人,认出来了他就是刘一民,于是上去打起了招呼。

“这是我们汝县的年轻作家吧!你好,长得一表人才,老张,文化馆可得对有才华的年轻人多点照顾。”杨玉山一边跟刘一民握手,一边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表示亲昵!

刘一民打了一个招呼,杨玉山又问道:“在文化馆适应吗?文化馆旁边就是电影院,刚好,我还有几张票,年轻人喜欢看电影,拿去看。”

“杨主任,电影票就算了,有月票吗?给点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