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即将启程
- 大明:朕真不想做皇帝啊
- 再丛中笑
- 2023字
- 2025-04-06 01:10:50
朱祁钰可真算是将嘴皮子都磨薄了,这才将这群士子劝了回去,好不容易跟朱祁镇交了差。
之前朱祁钰正和汪宝仪一起吃饭,朱祁钰便被朱祁镇一道圣旨给传走了。
因此当朱祁钰回来的时候,汪宝仪正在王府内院门口等着。
朱祁钰此时真是有些乏了,不觉中叹了口气。
汪宝仪看到了朱祁钰在叹气,很细心的上前问道:“王爷,怎么了?
那群士子不肯离去吗?”
朱祁钰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道:“唉,回去是回去了,但是跟没回去没什么两样。”
虽然朱祁钰不知道是谁指使史可煽动士子们堵住宫门死谏,但是其目的却是极为明显的。
不用想,一看便知道这是在针对王振,但朱祁钰仍然觉得晦气。
明明是针对王振的,结果自己还得给王振擦屁股,这可真算是无妄之灾,让朱祁钰比吃了屎都难受。
虽然是针对王振的,但是却也将朱祁钰牵连进了其中。
这次士子们死谏没有起到效果,那些大臣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绝对还有下一波对于王振的攻势。
总之,京城就是一个极其泥泞的大泥潭,其中所有人都别想独善其身。
对于朱祁钰来说,他是真的不想掺和进这些麻烦屎当中,尤其是给王振当挡箭牌,那真是比吃了屎还难受。
汪宝仪虽然有些不理解朱祁钰的话,但是却也很有分寸的没有多问:“王爷还没吃饭吧?臣妾让他们给您热热?”
朱祁钰果断的摇了摇头:“算了,你们快些收拾吧,明天,不,本王今天就要走!”
“走?走哪去?”
虽然汪宝仪早就知道要就藩,但是却没想到朱祁钰此时说的走就是去就藩。
“当然是去就藩!这京城就像是个大泥潭一样,要是不尽快走的话,我担心又被绊住了,走不了!”
汪宝仪听了朱祁钰这话顿时一惊:“这么急吗?”
朱祁钰挑了一下眉毛,看了汪宝仪一眼:“怎么?你还有事?”
“前几天父亲听说咱们要去就藩了,还说来看看咱们呢!”
汪宝仪的父亲汪瑛此时正任着城中兵马司指挥使一职,只不过由于王府外戚的身份太过于特殊,这个兵马司指挥使也是只领俸禄,不管实事。
只不过汪家世代都是金吾左卫指挥使,汪宝仪嫁进王府,也只是将汪宝仪父亲汪瑛身上的金吾左卫指挥使的官职撸了。
至于金吾左卫的指挥使倒还是汪家的人,只不过不是汪宝仪的父亲汪瑛,而是汪宝仪的大哥汪泉。
从关系上来说,父亲和大哥还是不一样的,父亲肯定是不适合当皇帝身边禁卫的指挥使,但是大哥就没有问题了。
虽然汪宝仪这么说,朱祁钰确实不是太在意,有些随意的说道:“留封信算了,咱们不会去太久的,大概两三年就能回来了!”
汪宝仪当然不能理解朱祁钰话里的意思,一般来说,明朝的藩王一就藩,基本就和京城绝缘了。
藩王无令不得入京,这是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便定下来的规矩,所以说藩王一旦就藩,就基本不会回京城了。
藩王能进京一般就只有几种情况,第一,皇帝老爹皇后老娘死了,身为藩王要进京奔丧。
不过明宣宗朱瞻基早就死了,而身为他名义上的母后孙太后身子骨也还硬朗,就算是有个什么意外,朱祁镇估计也会特意下旨不让他进京奔丧。
第二种便是皇帝遇到什么事情,下旨特招藩王进京,不过就以朱祁镇和朱祁钰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的关系,这一条路基本上也就断绝了。
而第三条路便是国家危难,身为主枝的皇帝实在是掌控不住局面,比如瓦剌已经兵临城下,而京城根本没有能力固守,这种情况之下才会召天下藩王入京。
只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极其稀少的,就算是之后北京保卫战之时,于谦也没有下令召全国藩王入京。
即便在当时十分危急的情况之下,于谦的处理也就只是调集山东十万备倭军入京而已,并没有令天下诸王勤王进京。
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一旦召集天下诸王进京勤王的话,那就代表着大明的主枝已经彻底折断,而这新主枝的位置就将会在来勤王的王爷们当中产生。
所以说就算当时北京城根本就没有一点守住的可能,于谦也绝对不会下令召集天下诸王进京勤王。
毕竟一旦要是那么干了,那就相当于重现了战国诸王争霸的景象,就算是于谦也会成为大明的罪人。
就算是北京城被攻破,也能比较和平的选出一个皇室继承皇位,或者说让皇帝迁都南京,就算整个北方陷落,大明也依旧存在,依旧可以聚集力量北伐,收复失地。
所以说汪宝仪对于朱祁钰口中的两三年便能回京这话颇有些不太理解。
虽然汪宝仪知道自己不该问,但还是一脸纳闷儿的问道:“王爷怎么说咱们两三年就能回京?”
朱祁钰冷笑一声,看了汪宝仪一眼,但也没有将自身最大的秘密透露给汪宝仪的意思,只是笑着说道:
“以后你就会知道了,现在不要多问,快去收拾东西,让下人们也收拾东西,收拾好了,今天连夜也要走!”
按照朝廷的规矩,他这个藩王待遇还算好的,朝廷其实是当做养猪一样来养这些藩王。
住的地方自然也讲究无比,一般来说,皇子未曾加冠,也就是二十岁之前便会获封王位。
而工部便会在这个时间之内,在那位王爷相应的封地当中给那王爷建造一座王府。
但是实际上朱祁钰获封王位之时并没有让朱祁钰去就藩的意思,所以工部才没有着急给朱祁钰建造王府。
毕竟当时朱祁镇才十一岁,谁知道能不能长成了,其实一直是拿朱祁钰当二号皇帝来培养的。
毕竟明宣宗朱瞻基子嗣不兴,终其一生才两个儿子,并且死得实在是太早,谁知道儿子能不能长成,当然要留一个备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