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高考来临
- 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
- 盘古斧
- 3004字
- 2025-04-03 13:07:19
晚上。
赵江山穿着中裤,背心,手上拿着叶子扇,在树下,坐着竹椅子,悠然悠哉的品茶。
这时候方东宝和许东升早就回房抱自己的媳妇去了。
也就是赵东阳还在这里陪着她。
“还是家里面舒服,这山里面,要吃没吃的,要睡没地方睡,一下雨大家就湿漉漉的,搭建的棚子都不够用,还要用来烟熏腊肉……”赵江山吐槽起来了。
“山里面哪哪都不好,你还一进去就一个多月,也不知道家里面担心的,这联系不上的时候,整个大队都忧心仲仲的,不是东阳压得住阵,这大队都要翻天了。”
陆娘娘正在给他肩膀上,背脊上,脚肚子这些地方擦药,这一趟进山,伤痕累累的。
“我娃,还是有点本事的!”
赵江山斜睨了一眼不爽的赵东阳,讨好性的说了一句。
“哼!”
赵东阳冷笑:“我就多余担心你,都说你九条命,也没错的,战场上都没收了你,区区的大山,能奈何得了你这样的英雄人物!”
“那当然了!”赵江山得意洋洋。
“得,你这么厉害,以后有啥事情,你自己扛,别来找我!”赵东阳气鼓鼓的回房间去了,现在他都有些后怕不止,真怕自己一通操作下来了,不仅仅没让事情变好,反而让灾难降临,这会让他原谅不了自己的。
“啪!”
陆娘娘拍了他一下,低声的说道:“你家娃说反话听不懂啊!”
“管他呢,反正我就当听不懂,这事情我承认,我做的过分了一丢丢,但是他这个当儿子还想要和老子翻脸,他算老几啊!”赵江山哼哼唧唧的说道。
“你小心他甩手不干!”陆娘娘提醒:“你家娃可不是没前途的,到时候他们把这烂摊子都甩掉,拍拍屁股去了燕京,你就等着后悔吧!”
“不至于!”赵江山自信的说道:“我娃我还不了解,要么不做,做了就不退,没把向阳这摊子事情搞好了,他都不会离开的!”
“你最厉害!”陆娘娘给了他一眼:“感情是抓住了自己的娃的心思,把他往死里欺负啊,你还是人吗!”
“那我累死累活这么多年,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替我分担一下,我还不能轻松一点啊,我这么多年养娃干嘛的,不就等今天吗!”赵江山笑着说道。
“老大老二你拽死了,现在老七你也不放过,老娘当初就昏了头,才跟你回这里来的!”陆娘娘说的凶狠,可手却很轻,一个个小小的伤口,都要小心翼翼的擦药。
“谁让他们是我娃!”赵江山说道:“他们要是好像老三这么有本事,能端上铁饭碗,我也就不死拉着他们在这里受罪了!”
“哎,这娃在身边,怕他们没出息,娃不在身边,又怕他们吃不好睡不好……”陆娘娘感概:“我最近都睡梦梦见老三,感觉老三好像过得不太好一样,要不啥时候去东关看看老三,顺便看看老五!”
“也行!”
赵江山想了想,说道:“新水稻收割之后,可能要去县里面一趟,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吧!”
“水稻有问题吗,为什么要去县里面?”陆娘娘问。
“水稻没问题,就是今年的收成,恐怕要超过往年很多,这老七还真不愧是读过书的,这新品种对了,说不定……”赵江山说道:“种一季度比一年都要好!”
“我最近看那水稻的长势的确很不错,但是也没这么夸张吧!”
“间距短,水稻株数多,稻穗满,而且一颗一颗的水稻也显得更加的饱满,这方面加一点,那方面加一点,这里面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只要最近这段时间,安安稳稳的,到了收获的季节,那肯定是大丰收!”赵江山说道。
他才从山里面出来,就迫不急的的去水稻田看看水稻的情况,比他预想之中,好太多了,他对这南优二号的杂交水稻品种的信心是越来越大了。
“虞主任说,这水稻品种是县里面要求的,整个东关,就我们向阳种植了,既然种植好了,肯定要去县里面作报告的,我估计县里面是想要引进种植,扩大亩产!”赵江山细细的说道。
“那我们不成了榜样了?”陆娘娘眯眼:“这怎么说都是东阳的功劳,你好意思领下来啊?”
哪怕是在地里面种了一辈子的水稻。
向阳很多水稻专家都不得不承认,这南优二号能种植成功,赵东阳是功不可没的,他关注的经历更多,提出的意见更多,可以说亲自一手负责出来的。
如今有了成果,自然是他的功绩。
“那有什么不好意思啊!”
赵江山冷笑:“你那个娃,我也看明白了,有能耐是有能耐,但是胆小,他现在做的事情,都是要偷偷摸摸,就想要当参谋,想要当领头羊,想要发展向阳,但是就是不想冒头,恨不得有什么事情,都让我们大队部给他扛住了,这小子,也不知道在担心什么。”
赵东阳一开始这种迷惑人的行为,他还有点看不透,但是慢慢的,他越来越能感觉到赵东阳的心思了,做事情可以,但是出头不行。
这年轻人,就好像死气沉沉的老江湖一样。
“那是谨慎!”
陆娘娘白了他一眼,说道:“那些年时局的影响之下,你好几次做事情都没做成,还被向大炮去公社告状,好几次都差点被公社给撸下来了,这些事情,你不在意,他可是有看在眼里面的,他接受了教训了,做事情可以,出头不行,凡事有大队部给他撑着,他才敢干事情!”
“我年轻的时候经历的可比他还要多,被打压的还少吗,那最惨烈的时局,我也没有退后半步的,更加没有他这么畏畏缩缩啊!”赵江山很不满,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能力,就应该站出来,而赵东阳显得的,这里怕哪里怕的,让他有些不舒服,他的娃又不是杀人放火,有能力有心思给大队做贡献,怎么就显得鬼鬼祟祟的。
“你是你,儿子是儿子,儿子有自己的性格,你别总想着,儿子能和你一样,你也不想想,这世界能有几个人比得上你赵江山啊!”陆娘娘没好气的说道。
“得,你惯着他吧!”赵江山挥动手中的竹扇子,道:“我看他能在幕后指点江山多久!”
………………
赵东阳可不管赵江山怎么想,他对自己的发展战略部署,早就有了完美的规划了,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低调是原则的核心,能低调,绝不高调。
在幕后指点江山又如何?
只要能把事情做成了就行。
比如养猪,就算是他以特殊的办法来养猪而且养出了名声,他也不会自己头铁的顶上去,而是想方设法的让向大炮来背这锅。
向大炮即使明知道赵东阳拿他当挡箭牌,那也是心甘情愿的。
刚刚开始养猪都还没有着落的时候,他都敢支持赵东阳,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名声了,他怕什么,他最喜欢的就是这名声越来越张扬,这能让他在公社的地位更高。
山里面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一些山货还需要慢慢处理,比如人参,比如麋角,这些可都是好东西的。
赵东阳的心思,更多的是压在了养猪场。
这猪,过了一百五十斤,基本上能出栏了,能有一百六十,一百八十,那就更好了,要是养到二百斤,就有些耗时耗力了,性价比未必好。
除了养猪的事情,还有一件事情,让他全心全意的投入精力的。
高考。
时间一转,已经是到了六月中了。
今年的高考,开始了。
今年向阳大队送去高考的人,有七个之多,五个知青,两个是向阳本地的,这五个知青有四个老知青,一个今年才下来的知青,而本地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赵小六。
赵小六这一次是去试考的,她辍学的早,根基太差了,这段时间,她很努力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猪晚,每天看书,学习,写试卷,但是也只是堪堪的补上了一些高中的成绩,不过高考模拟题她也做过一些,如果发挥的好,上个大专,说不定有希望。
而另外一个,是一队的,叫侯贵。
一队都是这几十年来向阳避难的人,姓氏繁杂,什么姓都有,而侯贵,今年刚刚二十岁,他读过一年高中,侯贵听说知青们要去高考,还听说赵家的赵小六一个辍学多年的女生都要去高考,所以他也选择参加了。
他比赵小六的根基好太多了,就从赵东阳这里拿了一些参考书,自学了一段时间,做了两套模拟试卷,那居然都能有本科水平了。
赵东阳直接拍板,最后两个月,为了能参加高考,允许他脱产学习。
这可是向阳的读书苗子。
以后向阳大队想要发展,还是要更多的读书苗子才行,经济能让向阳一时脱贫,但是只有教育,才能让向阳世世代代都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