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秀才爷的追求

赵东阳现在很多事情都是要亲力亲为的。

毕竟没人啊。

向阳大队不是说没有人,其实还是有不少人才的,只是他赵东阳的发展思想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他做出来的所有计划,想法都超前性的。

他不盯着。

很难保证所有的计划能如同自己所愿的发展节奏。

这很累,但是累点就累点。

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顺利搭建一个大队部管理层,那以后就轻松很多,甚至说,他离开了向阳大队,向阳大队都不会发展的很差。

而对于向阳大队现阶段来说,养猪是重中之重,他自然是要亲自盯梢。

每一个猪舍,每一天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翻查这些记录,加上亲自看猪舍里面猪的状态,他就能判断出,这个猪舍的情况如何了。

走一圈下来,都已经是傍晚了。

“放养和圈养的,好像体现出一些差距来了!”赵东阳对陈达说道:“第二批进来的猪,有没有感觉,长的很快啊,是用了不一样的饲料吗?”

“这批猪种不是我们涂阳的,是公社的供销社从东关东部收来的,真正的山地猪,皮实,好养,长的也快,适应的也好,换饲料的影响也不大!”

“具体知道从哪里来的猪崽子吗?”赵东阳又问。

“我问了一下,好像是黄石,蓝象两个公社!”

“我知道了!”赵东阳在笔记本上,写上黄石公社和蓝象公社两个名字,东关猪的品种也不少了,黑猪白猪,山猪肥猪,当地的品种都有十几个以上,想要养出真正的东关猪,还是要经过猪种杂交筛选,只是这是一个费力费时间,长时间慢慢去研究的一个项目,急不来啊。

回到办公室,看到猪秀才还在写写画画,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秀才爷,如果渝大给你发邀请了,你会去吗?”

“为啥这样问啊?”

猪秀才放下笔,微微皱眉,目光有些疑惑的看着赵东阳。

“这小半年,我们公社很多人都把帽子给摘掉了,我们向阳除了我爷爷,也就是你了,我估计下半年不闹出什么幺蛾子,都能摘掉这个帽子,到时候你堂堂一个大教授,我觉得渝大不可能放过的!”赵东阳说道。

猪秀才可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在四五十年代就已经盛名在沪都金融圈的大教授,知识底蕴非常深厚,只是那个阶段,他落难了而已,才躲到这来的。

现在政策大好,过去那些乱扣帽子的,都会被清查,好像猪秀才这种,没犯过错,单纯只是身份上的问题,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基本上就会被解决了。

一旦恢复他的身份,他这堂堂大教授,自然有大把的地方要去啊。

“你这么说,我倒是有些前路茫茫了!”猪秀才眼眸里面有些茫然起来了,他幽幽的说道:“我这辈子啊,好像哪里都没有找到家的感觉,倒是在这养猪,反而有些舒坦了,就算是摘帽子了,回去干嘛,教书吗,他们教我,还是我教他们,时代不一样了,我学到的东西,还有用吗?”

“不能怎么说,很多事情,百变不离其中,你严大教授,那是顶尖的金融专家,你愿意研究,你会比那些大专家更容易上手未来的经济变化!”

赵东阳笑了笑,他最了解这个老家伙了,人老心不老的,八十岁出山,还能精准的把握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那专业直觉,那眼睛,不是一般的毒辣啊。

“算来吧,可能也没有几个人还记得我了!”猪秀才摇摇头:“我无亲无故的,还不如留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啊!”

“其实……”赵东阳斟酌了一下:“你那些兄弟,儿子,老严家的人,应该是去了南洋,早些年可能找人还会比较犯忌讳,但是现在海外关系已经不是一种罪过了,我和我媳妇写信的时候,我媳妇说,现在海外关系很吃香的,她们学校想要出去留学的人,数不胜数,谁能找到海外关系支持,说不定还能有一定的优势,郭嘉现在是属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外汇支持,对外面的华人,更加的善意了,老人家在南方画了一个小圈圈,那香江回来投资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甚至两岸关系都在拉进,这时候就算是找亲人,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了!”

“你小子怎么知道他们去了南洋,你老汉都不知道,你倒是了解的很清楚啊!”

猪秀才眯着眼,打量着赵东阳。

“很多事情,上点心,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赵东阳耸耸肩,摊手说道:“向阳的人觉得你这老鳏夫无亲无故的,就是一个老婆孩子都死光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可你和我老汉什么关系,还有,我那爷爷和你可老朋友了,很多事情老汉不知道,我爷爷能不知道吗,他这老土匪,身边多个人,都能查半天,你当年突然出现在这向阳大队,你他能不上心啊!”

猪秀才闻言,倒是相信了,他也了解赵大龙这老土匪的谨慎,那时候老土匪还是有些关系了,想要查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老土匪,吃饱了撑着,什么都查,查就查吧,还和你说,也不怕把上一代人的麻烦带到你这一代去!”

猪秀才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我自然知道他们在南洋,我甚至知道他们在哪里,但是这些年,我就没有打算找过,现在也没这想法!”

“为啥?”

“留点念想,总是好事,就怕找来找去……”

猪秀才苦笑,自己都不敢面对时光的洪流,他留下,一家老小都出去了,带着他们严家所有的资产,他弟弟不是一个有能耐的人,但是他有一个堂弟,还算是不错,那可是他亲手教出来的人才,另外出去的时候,他儿子也年纪不小了,能独立生存,倒不是怕他们在外面生存不下来,只是总归还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其实很想问了,你当初明明有机会的,而且我老汉还说,你已经提起那预判到了很多情况,那为什么不走啊?”赵东阳问。

这不是第一次问了,总有些不理解,也没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所以不死心啊。

“你觉得我留下来,就是在受苦吗?”猪秀才反问。

“多少有点吧!”赵东阳道。

一个沪都金融精英,不管是到哪里,都能受到奉承,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猪倌,靠着干苦力,辛苦喂猪,卑微的生存,本来就是受苦。

“就算是苦,我也是心甘情愿!”

猪秀才淡然的说道:“我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我去过美利坚,也去过欧洲,更是在南洋待过一段时间,我很了解,我们这些人,出去之后要面对什么,要我选择,死在外面,还是死在国内,我会选择死在国内,都是赌,我凭什么不能赌一赌,自己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

他顿了顿,又说道:“当然,留下来的念头之中,更多的是一份学以报国的念想,国家始终都是我们自己的,报效国家,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我们那个时候,读书很艰难了,是国家很大的支持,才能培养出一个好像我这样有金融专业的人,我们学了这么多,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变成富豪,变成有钱人吗,那和宋家,孔家那些人,有区别吗?”

“还有,这五十年代的经济,是非常有创新和研究价值的,六七十年代的经济,也不能当时走错路了,有时候没到最后,不要下定论,你二十年,三十年后再看,或许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基础,经济学家如果只是看到经济,永远都成不了真正的专家,得大局,看政治,要学会去适应,我始终认为,我华国的路,从来没有错过,基础稳了,我们能用未来三十年,走出一百年的效果!”

赵东阳不知道说什么了,这老家伙,眼睛毒的不可一世,他看的够长远的,比他这个有先知的人,对未来的信心更加的大。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老家伙看起来精明,甚至精打细算的,把利弊得失都看的清清楚楚,可骨子里面却是一个情怀为先,理想为最的热血报国青年而已。

“那你应该回渝大去,以一个经济学专家的身份,去参与这个时代建设的浩浩荡荡!”赵东阳说道。

“以前是这么想的,即使没机会,也想要试一试,看能不能恢复过去的身份,但是现在,我倒是有了另外一些想法了!”猪秀才说道:“我这些年,在生产大队,别的没看到什么,就看到一个核心,农民吃饱饭了,我们国家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是基础,而这也将会是未来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我想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一下,未来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命题,现在没有一个人能有答案,向阳大队,就是我想要研究的一个示范点,所以,我已经决定了,留在向阳!”

这决定并没有让赵东阳很意外。

就是这理由。

让他略微有些诧异了。

上辈子,猪秀才也没有离开,但是具体为什么没有离开,他也不知道,说不定这老小子,还真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兴趣,这种学术性人才,名利财富有时候已经勾引不来他了,向往,志向,追求,才是他所向吧。

“你能留下来,我自然欢迎,不过我真怕你有一天会后悔啊!”

赵东阳说道:“不过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你做你的研究课题,我建设我的向阳大队,有你的支持,我们能走的更顺一点,我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很明确也很清楚,我还要让向阳大队每一个人都过上好生活,这是第一步,接下来,我更加希望,向阳大队,成为全国第一大生产大队,到时候想想,只要提起向阳大队,人家就说,这是全国第一的,这里面的社员,过得比城市的工人,干部,都要好啊……

人在世上,总要有追求,吃饱饭只是开始,什么都脱离不开功成名就,我就是要功成名就,不,应该是我要让我老汉功成名就,我都想象不出来,这么一天来临的时候,我老汉得笑成啥样子了……”

“别人都是望子成龙,你倒是反过来,望父成龙了?”猪秀才笑了起来了。

“当创一代是很难受的,当富二代那舒坦的,有事情老汉扛,我们在背后敲边鼓,平时喝喝茶,聊聊天,有空钓钓鱼,进山玩一玩,那不亦乐乎!”

“那就有些梦幻了!”猪秀才摇摇头。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我得让公社下文件之前,彻底把你落户在生产大队这里,就落在一队了,找块宅基地,给你盖个房子,以后你就踏踏实实,是我们向阳大队的人了!”

“这想法,你想了很久了吧!”

“当然了!”赵东阳说道:“马上就要进入八十年代了,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啊!”

“随你弄吧!”猪秀才看着赵东阳,说道:“你不后悔就行,给我背锅的人,可没有几个好下场的,当初在沪都上的那一场经济战,牛逼轰轰的蒋太子也说给我撑腰,最后不也倒霉了吗,我这有些霉运当头的,专黑身边人!”

“你还有点迷信啊?”赵东阳诧异。

“信不信的,求心安而已,一次两次的,你不去想,都很难了,这冥冥之中,到底有没有运气这说法,谁知道呢。”

“有道理!”赵东阳拍拍脑壳:“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命很硬的!”

死了还能活,一口气逆流五十年,他这命,当世还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啊。

赵东阳的速度很快,有关系,一切开绿灯,猪秀才的名字不用三天,就已经才挂在生产大队下面过客,变成了真正的落实下来的社员了,他还亲自找了一块宅基地,就在他家不远的地方,本来是空旷的石头窝,开出来,一百多平方啊,完全可以弄一栋小楼房。

不过修房子的事情,他押后了一些,现在都是土坯房,猪秀才也一直是住在猪场的宿舍里面,不算是很着急,等到砖窑建起来了,搞点水泥,他弄得漂漂亮亮的。

既然想要彻底的留下猪秀才在向阳大队这里,他不出点血本,那是就是没诚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