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考核

第二天,卯时三刻,陈默已立于外门功德殿前。

殿前青石阶上覆着晨露,在初阳下泛着细碎金光。

他将灵田任务交割完毕,令牌上顿时多了二十点贡献值。

“这些贡献点虽少,却也聊胜于无。”陈默摩挲着令牌上的纹路,突然抬首道:“在下想申请入丹阁修行。”

执事弟子闻言抬头,目光在陈默身上扫过:“你通丹道?”

“略有基础。”陈默声音平稳,不卑不亢。

执事弟子轻哼一声:“丹阁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需经过三重考核。”他指尖轻敲案几,“你可想清楚了?”

“在下明白。”

见陈默神色肯定,执事弟子不再多言,取过令牌录入信息,玉牌在阵法上一划,顿时泛起淡淡青光。

“持令牌往丹阁去,自有人引你考核。”执事将令牌递还时,意味深长地补了句:“莫要逞强。”

陈默拱手致谢,转身时衣袂带起一阵微风。

殿外,朝阳已完全跃出云海,他握紧令牌,朝着丹阁方向稳步而去。

灵药山以丹道立派,虽山中派系林立,错综复杂,却始终秉持“丹道为尊,余者次之”的祖训。数百年来,丹阁一脉的地位始终超然物外,即便是掌教真人也需对丹阁长老礼让三分。

在云霞州七宗之中,灵药山虽不以战力称雄,却因这一手独步天下的炼丹之术,令其余六宗无不俯首。

玄剑宗的剑修需其丹药洗髓,尸阴谷的毒修赖其解毒,就连向来眼高于顶的凌霄阁,每年也要遣使携重礼求丹。

山门前的“丹霞通天”石碑上,至今还刻着第三代山主留下的箴言:“一炉丹火炼乾坤,半尺药香镇九州。”这十四个大字,道尽了灵药山在云霞州的超然地位。

每逢丹成之际,各宗使者便如过江之鲫,携带奇珍异宝前来求丹,丹阁檐下的铜铃终日叮咚作响,那是各宗飞舟破空而来的风声。

而灵药山弟子行走在外,只需亮出腰间丹纹玉佩,便是最硬的通行令。

丹阁坐落在灵药山丹鼎峰与青阳峰隔空相望,是一座七层八角的重檐楼阁。

远远望去,青黑色的琉璃瓦在晨光中泛着幽光,檐角悬挂的青铜风铃随风轻响,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阁顶立着一尊三足丹炉形状的鎏金宝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近可见,丹阁外墙以青玉砌成,表面刻满繁复的阵法纹路。

正门两侧立着两尊丈余高的青铜丹炉,炉口不断吞吐着青白相间的丹火,将整个丹阁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灵气雾霭中。

与山中其他地方的喧嚣截然不同,丹阁所在之处自成一派清幽天地。

沿着青玉台阶拾级而上,外界的嘈杂声便如同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渐渐消弭于无形。

阁前古松垂荫,松针落地的沙沙声清晰可闻,偶尔有丹童捧着药匣经过,也都是踮着脚尖,生怕惊扰了阁中炼丹的师长。

空气中弥漫着经年不散的药香,那气息不浓不烈,却沁人心脾,仿佛能洗涤尘世烦忧。

阁前石阶上苔痕斑驳,显见少有人踏足,偶尔有求丹者前来,也都是屏息静气,在门外恭候多时方才敢轻声叩门。

陈默刚踏入丹阁前庭,便闻到数十种灵药混合的馥郁香气。

庭中种植着各种珍稀药草,有通体赤红的朱砂草,叶片泛着银光的月华藤,还有几株罕见的九心海棠正在绽放。

“可是来参加考核的?”一位身着靛青色丹袍的童子从侧门走出,腰间挂着一串玉质的药铃,看见陈默进来出言询问。

陈默拱手行礼,“正是。”随即拿出弟子令牌。

见陈默出示令牌,童子点头道:“随我来。”

穿过曲折的回廊,陈默被带到一间宽敞的考核殿。

殿中央摆放着九尊形制各异的丹炉,从最简单的三足青铜炉到复杂的八卦紫金丹鼎一应俱全。

四周墙壁上挂满了药材图谱,每一幅都散发着淡淡的灵力波动。

“第一关,辨药。”童子指向殿角的一张玉案,上面摆放着数十个密封的玉盒,“需在十息内辨识其中三味药材。”

陈默走近玉案,童子掐诀解开禁制。第一个玉盒刚开,一股辛辣中带着清甜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赤炎果,年份约五十年。”陈默不假思索道,“采摘时以寒玉器皿盛放,故药性保存完好。”

第二个玉盒中是一撮灰白色粉末。

“雪蟾蜕皮研磨而成,”陈默捻起少许在指尖搓了搓,“掺了三成普通石灰,应是故意为之的干扰。”

童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打开了第三个玉盒。

这次盒中空空如也,只在底部残留着几不可见的淡绿色痕迹。

陈默俯身轻嗅,突然瞳孔微缩:“这是…七步断魂草的汁液?为何丹阁会有这等剧毒之物?”

童子闻言大惊,连忙掐诀封住玉盒:“此物本不该出现在考核中!”他深深看了陈默一眼,“第一关,你过了。”

以陈默的炼丹基础,熟读典籍的见识,这些初阶灵药还难不倒他。

这时,殿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拄着青玉杖缓步而来。

老者身着的丹袍上绣着三朵金焰,每走一步,腰间悬挂的七色药玉便发出悦耳的碰撞声。

“能识破七步断魂草,倒是有些真本事。”老者目光如炬,“第二关,控火。”

他袖袍一挥,殿中央的青铜丹炉顿时燃起熊熊烈火。

炉中火焰竟分作七种颜色,每一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温度。

“以灵力操控,让七色火焰依次显现,每种需维持三息。”

陈默深吸一口气,运转《太虚真解》操控之法,将手掌悬于丹炉之上。

随着灵力缓缓输出,炉中火焰开始有规律地变幻。

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火焰如彩虹般流转,分毫不差。

当最后一缕紫色火焰熄灭时,老者微微颔首:“不错。最后一关,炼丹。”

童子立刻奉上一份药材:“请炼制最基础的聚气丹。”

陈默仔细检查药材,突然皱眉:“这玉髓芝存放不当,已沾染湿气。若直接入药,成丹率恐怕不足三成。”

老者眼中精光一闪:“那依你之见?”

“当以文火烘烤半刻钟,去其湿气而不伤药性。”陈默说着已行动起来,指尖凝聚灵力,将玉髓芝悬于丹炉上方缓缓翻动。

待药材处理妥当,他将每一种药材投入的时机都恰到好处,灵力操控更是精准无比。

半个时辰后,丹炉开启,九颗圆润的聚气丹静静躺在炉底,每一颗都泛着温润的玉光。

老者抚须而立,眼中精光闪动。他在丹阁十余载,从未想过外门中竟还会出现如此天赋者。

这炉聚气丹成色皆达到中等以上品质,特别是火候把握之精准,连许多内门弟子都难以企及。

“此子堪称天赋卓绝,若进丹阁,将来必成大器。“老者心中暗忖。

他却不知,此刻垂首而立的陈默,正在暗自收敛着周身灵力。

那炉看似成功的聚气丹,实则不过发挥了七成功力,若论全力施为,莫说成丹之数可增加,便是炼出品相上乘的丹药也亦非难事。

究其缘由,终究因这是最基础的聚气丹——其炼制手法、火候把控、凝丹要诀,皆如臂使指,若换作属性相异的丹药,恐怕便难这般行云流水了。

陈默指尖微动,悄然散去一缕尚未消尽的丹火。

他特意在收丹时留了三分余力,让成丹数量恰好卡在考核标准的上限。

既展现足够的天赋引起重视,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