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何体统,你现在赶紧走,还有要事,要是耽搁了,有你好看的。”余璞好似很急,赶着余织走,现在也不在意余织在不在余府的样子。
嫁了人就不可以轻易的回娘家了,这是余大人所说的“成何体统”。
就好像不是这家的女儿一样。
余林最近被余璞催婚的紧,余织知道余林的婚事肯定不简单,说不定求娶的就是哪家的高门大户。
原来余林也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啊!
那个前不久见到清风苑的阿姨,应当是余璞的小妾,不过她的孩子都在哪,都没在这个家里见过其他的孩子。
自穿越以来,余织第一次这么听余璞的话,起身拉着崔怡走掉了。
余织很快转悠到余林的小院里,里面没人,小厮也都走掉了。
估计余璞在外面等的人就是余林未来的老丈人,也对,他妹妹都结婚了,他怎么能还不结婚呢。
闲着没有事的余织拉着崔怡在余林小院里坐了半天。
等到余林回来的时候,余织已经睡着了,崔怡就是坐在旁边呆坐着。
“崔怡妹妹,余织,你们怎么来了?”一边说着一边招呼身旁的小厮去倒水。
小厮赶忙跑开了,没过一会就端了一壶茶水来。
余织被吵醒后,还是觉得很困,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你怎么才回来,你爹给你找的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哦。”
余织在余府最好奇的就是余织未来的嫂子人选。
余织看了看崔怡,她好像也没有什么太过伤感的表情,也许只是接受了现实,所以向前看了吧。
余林白了眼余织,给余织和崔怡倒完茶水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你这说的好像我爹不是你爹一样。”
余织摇头,一脸的快意:“不不不,他现在正常的说是你的父亲,死了之后你要守三年的,像我,我就只需要守一年的,靠不住我守都不带守的。”
余林叹气,自己这个妹妹真的是不懂规矩:“有些话不要对外面说,就算是王爷也不能说,尤其是你还想为了沈初辞那个男人寻死,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已经是有夫之妇了。”
余林有点生气,为了沈初辞真的是不值当。
想当初,求娶的时候还是穷小子一个,在余织订婚之后才发愤图强,早些发奋不就好了。
余林虽然看不上沈初辞,为了自己的妹妹也是帮过一点忙的,只能说沈初辞太不争气了,那个公主一说就退缩,真的是,令人气愤不已。
“值得吗,值得吗,值得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崔怡坐在一边看着气愤着转着圈圈的余林,和一脸不耐烦掏着耳朵的余织,有点子尴尬。
余织也很无奈的啊,见着一个人就对着说“为了沈初辞寻死”之类的话,可是,不是为了沈初辞寻死啊,就是单纯的寻死啊!
果然啊,什么为爱寻死都往男人身上套,男人死了寻死就是为了男人。
男人有什么好的,自己一个人不自在么。
谈恋爱还要花钱,倒也不是不能花钱,还要打扮,还要去见人,这么麻烦的事情……。
自己都干过。
余织叹气,为自己的恋爱脑感到悲伤:“行了行了,你怎么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的,外边说什么就信什么啊?”
余林歪着头,瞪大眼睛看着余织,就像是“你是什么德行自己不知道“的样子:“我要是不听外边说,我能知道你的事情?”
余织“啧啧”一声,指着余林点了点:“那说明你对我还是不够上心,知道不?上心的话有什么会不知道吗?你看,沈初辞就知道我的事情,我不知道的他也知道,这就说明他对我很上心,知道不?”
余林偏头,嘴角一抽:“我就是不知道,沈初辞知道不是很正常,他能见到你,我能啊?”
短短的相处中,余林的形象和之前给余织的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余林很不对,余织一直都认为余林是站在余璞那边的,就连自己的母亲也是站在余璞那边的,不会考虑到自己的感受。
这样子的余林给她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大哥哥,一个会给自己亲情的哥哥,一直都渴望有一个哥哥的余织第一次感到开心。
不过这样子的开心不会在表面笑出来,内心在偷笑,并涌入一股暖流,心里暖暖的。
余织其实考虑过崔怡和余林之间会不会尴尬,不过,余林并不知道崔怡喜欢他,崔怡现在也快要嫁人了,两情相悦也好,单恋也好,怎么都不会有结果了。
余织拉着崔怡来还有一个原因,在以后的漫漫余生中不能给自己后悔的机会,不论以后会不会为现在后悔,勇敢一点总是现在最想做的事情。
余织眼神示意崔怡“上”。
崔怡红了红脸,在余织眼神的怂恿下,大声的喊着:“余林哥哥,我喜欢你。”
喊完,就抱着自己羞红的脸蹲了下去。
余织看着崔怡这个样子,就知道崔怡没有完全放下余林。
那么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个人那么久,又怎么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里去忘掉记忆深刻的人呢。
余林愣在了原地,一直以来他都是把崔怡当妹妹的,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现在这个局面余林想都没想就回绝了:“不好意思,崔怡妹妹,就算你喜欢我,我们也是不可能的。”
听到答案,崔怡自己心里也很清楚,站起身来,长长的呼气:“我知道,我也只是想对你说一下,得到一个答案,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就不会一直耿耿于怀了。”
这是余织告诉她的道理,在最青春的时节就应该对着勇气大声呼喊,只要不做非法犯罪的事情,最想做的事情都需要勇气去实现它,同时坚持也是呼唤勇气的要素之一。
崔怡抬头看向余林,释怀的笑了笑,随后走开了。
余织还是一个样坐在椅子上,就这样看着戏剧性发展。
崔怡做不到释怀,释怀也喜欢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准确的说是生活并上时间在打磨心里的沟壑,最后什么都可以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