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百子送福,从福威镖局开始
- 叫我香饽饽
- 2131字
- 2025-04-15 01:20:29
汝阳王府议事厅中,鎏金香炉青烟袅袅,几案上青瓷茶盏热气氤氲,茶香裹挟着龙涎香的气息,在雕梁画栋间悠悠流转。
“如此说来,都先生要做这个总教头了?
汝阳王指尖随意叩着扶手,眉峰一挑道。
“这差事劳神费力~”
“往后这八十一人,都得尊称先生一声师父了!”
汝阳王目光在都大锦身上打转,语气故作关切。
汝阳王眸底一闪而过的丝丝审视,并未逃过都总镖头的眼睛。
“非也~”
“非是唤都某师父!”
“这八十一人皆要给都某磕四个响头,唤三声爹爹。”
都大锦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这……”
汝阳王被都大锦这席话惊了个目瞪狗呆,当场傻眼了,手中青花茶盏险些打翻。
“王爷,江湖人无一不是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
“让他们磕头喊爹,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他们心中会作何感想?又有谁会心甘情愿?”
“纵使都某倾囊相授,恐怕他们心中也会恨极了都某。”
“如此的话,便有两桩好处。”
“其一,他们必然会废寝忘食地苦修神功,盼着有朝一日能将都某碎尸万段!”
“其二,都某便不会与他们走的……”
都大锦的话并未讲完,汝阳王就已明白了其中真意。
在汝阳王的理解之中,都大锦此举,完完全全是让他放心。
这八十一人是永远效忠他汝阳王的。
“都先生,不可~”
“这万万不可!”
“怎么能让先生受如此大的委屈。”
汝阳王听罢,脑袋摇晃成了拔浪鼓,连连摆手,表示此事断不可行。
“王爷恩重如山,都某永生难报~”
都大锦摆出一副誓死效忠的姿态。
“不可~”
“不可~”
汝阳王一副死活就是不同意的模样。
“王爷,都某这一番谋划,也并非仅仅为了王爷。”
“此举之后,这八十一人亦会给足都某压力。”
“这股压力定能让都某日夜精进,冲破武学桎梏。”
“还望王爷应允!”
都大锦说着,对着汝阳王深施一礼。
“这……”
“能得先生相助,是本王之幸。”
汝阳王饱含热泪,目光中满是动容。
“本王在此立誓,此生定不负先生。”
汝阳王一把拉住都大锦的手,神情庄重。
“为王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都大锦抱拳行礼,朗声道。
“先生忠肝义胆,本王岂会亏待?”
言罢,汝阳王长袖一甩,高声下令:
“赏先生金器百件,弘吉剌部美人十名,波斯、高丽美人各十名。”
“另准先生去本王宝库,任选三件宝物!”
“谢王爷~”
财宝美人,都大锦没有半分推辞。
他本来就是个贪财好色之徒!
再说了,进了汝阳王的宝库,那柄倚天神锋便算是到手了。
都大锦自然不会客气。
——————
暮色四合,雕梁画栋的汝阳王府在余晖下更显巍峨。
王府之内,庭院深深,楼阁交错。
后花园的假山群深处,便是汝阳王宝库所在。
宝库宽敞方正,玉石墙壁光滑如镜,倒映满室珍宝。
宝库正中央,摆放着一张由整块白玉雕琢而成的巨大案几,几件物什静卧其上。
都大锦踏进宝库,一眼便看到了那柄宛如秋水,又似寒星的长剑。
仅仅看了一眼,都大锦目光略过长剑,望向四周。
在宝库的一侧,整齐排列着数十个雕花檀木宝箱。
里面堆满了翡翠、玛瑙、琥珀等金银珠宝,颇为光芒夺目。
刀枪剑戟、前朝瓷器、西域香料,波斯地毯……
目光掠过整座宝库,珍贵的古籍善本和神功绝学,一本都没有。
“看来汝阳王另有内库!”
都大锦暗自嘀咕一声,抬手取过倚天神锋,转身离去。
汝阳王许给都大锦三件宝物,他只取了一柄倚天剑。
还有两件:
一,都大锦准备跟汝阳王讨要一些黑玉断续膏,以备不时之需。
二,都大锦准备让汝阳王为他寻一件物什,那便是炼制“三尸脑神丹”的尸虫。
炼几炉“三尸脑神丹”,给修习“龙象般若功”的八十一位义子干儿,每人安排一颗。
汝阳王、玄冥二老、苦头陀等人,也找机会安排上。
倘若一切顺利……
很快,汝阳王风风火火的召集齐了人手。
这一日,万安寺钟声响彻大都城。
盛大的认爹仪式举行完之后,一切步入正轨。
万安寺中,八十一位义子干儿哼哼哈嘿,日日夜夜苦练不缀。
——————
惊蛰日。
江西,袁州城头战旗猎猎,战鼓憾天。
忽见天边惊起万千乌鹊,翅影遮天蔽日。
“弥勒下生,明王出世!”
金甲映日,僧袍染血。
阵阵喊杀声过后,硝烟渐渐散去,城墙上两道身影愈发清晰。
一人一身金甲,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紫红色面庞,满脸刚须,英气逼人。
另一人身着月白缎僧袍,面庞圆润,额头宽阔,眉如新月,双目深邃明亮。
“元廷暴政,民不聊生。”
“我们此番起事,定要赶走鞑子,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僧人望着远方,目光坚定。
“恩师所言极是!”
“有诸位豪杰相助,我们定能一举成功!”
金甲大汉猛地挥拳,声若雷霆。
这一日,一道飞骑直入皇宫大内,大都皇城谯楼鼓响三更。
很快,一则消息如野火般在大都城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
弥勒宗彭莹玉辅佐大弟子周子旺,在江西袁州起事,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大周国。
周子旺自号“周王”,以彭莹玉为国师。
白莲教韩山童、刘福通,天鹰教殷天正,以及明教各部纷纷为之声援。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此时,距离天下义军蜂起,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的乱象,尚有十二三载。
尽管大规模起义尚未爆发,但自几年前郭菩萨于河南振臂高呼,扯起反旗,此后数年,响应者如星火燎原,前赴后继,虽不成规模,却也未曾断绝。
各州府县,盗匪如野草般丛生,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世道一片混乱。
万安寺中,暮色四合,古刹的飞檐在残阳下宛如苍鹰敛翼,巨兽蛰伏。
都大锦立于庭院之中,手中倚天剑锋芒毕露。
指尖轻弹剑脊,“嗡——”龙吟般的剑鸣声骤然响起,在寺内久久回荡,惊起檐下栖息的乌鸦,“呱呱”乱叫着飞向暮霭沉沉的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