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

第一节审案

荞和县衙留守的人似乎不多,随着吆喝声,之间有七八个手持火把的衙役耀武扬威从后衙健步走出,这些人看到杨右方、包六顺被殷福平他们擒住,知道是敌非友,看到他们居然胆大包天,居然敢在绑架县衙官吏以后,还敢私闯县衙,防范之心陡然升起,更有人已经抽出了佩刀,随时准备应战。而他们毕竟是正经的官府衙役,在此时自然不宜跟他们起什么冲突,龙平湖那两个侍卫这点眼力价还是有的,于是,紧跟着娄清展那个侍卫高喝一声,道:“奉旨钦差靖海侯殷大人在此,我看谁敢造次?”

这才真是人的名树的影,靖海侯三个字一出,这些衙役马上都在殷福平他们对面不远处齐齐跪倒,更是叩头不止,毕竟,像殷福平这种重量级的高官,可不是他们轻易能够见到的,甚至连基本的称呼都忘了,就只是一个劲的叩头,还是那个侍卫沉声问道:“你们家县令呢,头前带路,我们殷大人要找他问话。”

这时,衙役中一个年岁较大的衙役这时才战战兢兢抬起头来,惶惶恐恐的说道:“启禀大人,我们县的姚知县下午就去县城张家帮助安抚那些暴动的百姓去了,至今还没回来。”

殷福平这才开口问道:“那个张家在哪里?你们这派一个人跟我们过去。”

那个年岁较大的衙役这是才对后面跪着的众人当中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说道:“钱九,张家你最熟了,你就辛苦一趟带着几位大人过去吧。”

于是,殷福平就让那个名叫钱九的衙役带领几个人风风火火赶奔张家。因为张家距离县衙并不算近,只不过都在县城,也就是一顿饭的光景,在路上,殷福平从钱九口中得知,这个张家的老太爷张岩宗原来是苏沪手下一个亲兵,后来跟随苏沪征战南北,倒是立下不少功劳,因为他只是作战勇敢,却没有指挥才能,做过最大的官职也就是荞和县守备一职了,这个人虽然不会做官,却是经商有道,而且经济头脑比较发达,这在他致仕之后明显起到很好的发展,他是五十四岁那年之势,而今也只不过才六十三岁,就在这九年之间,他带领自己的家人经营有道,俨然现在已经是荞和县第一富户,虽然他的暴富是在致仕以后,可是因为他也是当地著名的老牌勋贵,这一次民变首当其冲就让他做了急先锋,现在他们家已经被乱民包围得水泄不通,当殷福平他们赶到的时候,看到一个人正站在一顶轿子上端苦口婆心的喊着话,只不过他喊话声音尽管已经沙哑,却似乎并没多少人理会他,因为包围住张家的那些百姓正在吆喝着让张家打开大门,看来只要张家大门一开,这些人恐怕就一涌而进了,那样,将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后果。

钱九指着站在轿顶上那个身穿官袍的青年人说道:“大人,那个站在轿顶上的人就是我们姚大人。”

就在他说话之间,殷福平已经飞身而起,然后很是从容的落在那个身形矮小、其貌不扬的姚县令身旁,姚县令见到身边突然多了一个人,立时被吓了一跳,要知道因为他身材瘦小,这才敢站在轿顶上喊话,这是身边忽然多了一个身形高大,相貌俊朗的中年人,他如何不怕,这顶轿子一旦支撑不住他们二人的重量,那岂不会被摔个狗吃屎。就在他惊怕之间,只听他身边之人忽然高声喊道:“我是奉旨钦差靖海侯殷福平,大家都稍安勿躁,听我说几句。”

殷福平这个名字,在南方一带,几乎是神祗一般的存在,本来大家正是群情激昂之时,听到殷福平喊话,也都立刻安静下来,更多的人却开始向着殷福平这边移动。

殷福平又高声喊道:“大家这一次是被居心叵测,唯恐天下不乱的奸贼蒙蔽、迷惑了,今天,我已经把他们那些同党捉住了,既然本县姚大人也在此,咱们就现场办案,我相信,一会儿就会真相大白。”

对于殷福平的喊话,人群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敢发声,殷福平对身边的姚县令展颜一笑,温声道:“姚大人,我们这就下去吧。”口中说着话,殷福平已经拉着那个姚县令从轿顶轻飘飘跳下来。

那个姚县令不由自主的跟随殷福平轻身跃下,而这时,大批百姓已经围拢过来,几乎是发生在刹那之间,这些人居然统统跪倒在地,高呼;“静海王千岁、千千岁。”

几乎是异口同声,蔚为壮观。因为荞和县地理位置偏僻,大家还不知道现在的殷福平已经不再是静海王,而是靖海侯了。

站在殷福平身旁那位姚县令这时也才回过神来,打量了殷福平几眼,看到眼前这个高大俊朗的中年人那一股王霸之气,吓得马上跪倒在地,高呼道:“荞和县知县姚玉卿拜见靖海侯大人,荞和县发生民变,悉是下官之责,还请大人责罚。”

殷福平倒没想到荞和县这个知县倒是挺有担当,而且确实是在身体力行的在为民变之事竭尽全力的在游说、规劝,虽然见效甚微,其行径绝对值得嘉勉。殷福平伸出双手把其扶起,轻笑道:“姚大人,怎么说你也是本地的父母官,就拿现在我们掌握的这几个奸贼来说,也是你比较了解之人,有你主审,殷某绝对放心。”话说到此处,殷福平又朝大家挥挥手,笑道:“大家都快起来吧,也看看姚大人是怎样办案的,只不过在这里我可要声明一下,现在殷某已经不再是静海王了,而是靖海侯,以后大家切莫在这样称呼了,那岂不是坐实殷某觊觎之罪。”

看到大家依言站起身,殷福平又对距离自己较近的那几个人说道:“麻烦几位给张罗几把凳子,姚大人这次挑灯审案,恐怕得耽误些时候,刚才他竭力站在轿顶一力劝说大家,想来也已很累了,大家还要体谅一二。”

民众对于殷福平的话,宛若圣旨一般对待,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从人群中走出,不但搬过来几把凳子,居然还搬过来一只破旧的桌子。简单的布置好审案现场,当姚玉卿在殷福平一力吆喝下,在主审位置做好以后,殷福平就让手下那两名侍卫把杨右方、包六顺跟娄清展三人押了上来,当姚玉卿接着火把的光亮看到眼前跪着的三个人之时,他都有些目瞪口呆了,心中暗忖:怎么会是这几位,平素这几位跟自己关系还不错,而且对于配合自己做的也很是到位,尤其是没在现场的刘果,那简直就是自己的主心骨,自己上任这几个月以来,人家可没少帮着自己,如若说他们是惹起民变的始作俑者,首先,姚玉卿自己就不相信。

就在他发愣的当口,殷福平轻咳一声,道:“姚大人,大家伙都在等着你呢,快审吧。”

现场只有殷福平一个人在说话,那黑压压的人群或盘腿坐地,或翘脚张望,却没有一个别的声音发出,现场几乎鸦雀无声,这也使得殷福平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这时,走神的姚玉卿才把拉回来,他轻拍一下桌子,对着三人当中胆量最小的杨右方厉喝一声,道:“杨右方,朝廷待你不薄,百姓对你也都很尊敬,即使本官也曾对你寄予厚望,没想到你却倒行逆施,犯下如此重罪,现在还不据实招来,更待何时?”

审问的时候,因为要加以威吓,姚玉卿一个劲儿的拍打着桌子,使得自己的手掌都要胖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