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护工已经一年多了,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病人,也见过了去世的人。到目前为止,护工行业接纳了我,我也逐渐适应了护工。
这几天挺烦恼的,接了一个93岁的病人,是一个男病号,他耳聋的厉害,说话都得吼,当然也可以用笔交流。他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是他的两个儿子不那么孝顺,年轻的时候老爷子没少出力,寻下了两房媳妇,尤其二儿子见了1000多个,才成。可是现在老父亲却不痛快。因为他把自己的退休工资、票证一类的都给了二儿子,结果他却把他送到敬老院。老爷子不想去,他愿意回自己的出生地西城区鸭子桥的张书怀书记那里,他认为他们有交情,后来医生跟他们家属联系得知,张书记已经不在了,确实活到93岁的人毕竟不多。医生没说破,我也不忍心告诉他真相。就是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挺严重的,孤独时刻伴随,不如意如影随形,再加上躯体功能逐渐退化,生活质量确实堪忧。也是个经验,不到最后一刻,自己的财务票证绝不撒手,哪怕是儿子也不行。
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国家,一定要孝顺你的爹娘,如果精神和心理健康,能活更长的时间,你看人家杨振宁,活了103岁还精神矍铄,不得不引起人的注意。
接触了这么多人,有的大方,有的小气,有的富裕,有的贫困,去年一般人还是给饭吃的,而到了今年,基本都不管饭了。这行的利润也少了。想起刘强东给外卖员上保险的事,护工队伍也亟待整顿,一个是公司提点高,二个是没有保险,干一天有一天,不干就没有钱。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再坚持。毕竟现在工作不那么好找,这个好歹每个月都按时发工资了。
现在是5.1国际劳动节,日子过得太快了。一眨眼从一个新年到下一个新年,人们都急匆匆的忙碌着。现在这个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也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最近在学习人工智能,据说一个人工智能相当于5万的工资,用豆包试验了写一份金属增材制造的自然基金,尽然面面俱到,有理有据,就是应该那么写,不禁令人叹服。当然用DEEPSEEK更有意思,不知是不是强迫症,我每天都学一个小时以上的英语,之前是听力,和跟一个老师在网上学习美剧,觉得听力还是有所提升。现在有了DeepSeek,把汉语输进去,让他给翻译成英文,也是一瞬间的事,用它翻译艰深的中医古文也是轻飘飘的,这倒是学英语的又一条渠道。
今年闺女已经是高二了,平时月考的成绩也是不太理想,如果自己在家天天做上饭,又能指点她,会不会成绩更理想点,自古忠孝难两全。父母也都渐入暮年,自己也不能跟前尽孝,想来也挺伤感的。好在外甥女是个好孩子,头脑比较清晰,去年拿到一家中学的offer,当了一名教师,这个5.1领着我父母到北戴河逛了一圈,看到照片上父母脸上开心的笑容,真心替他们高兴,真的是不知道哪个藤上结果呀。
当护工已经一年多了,会不会就这样当下去,虽然挣得不多,但是天长日久,也能积攒一笔,给父母在县里买套房,在BJ近20年是不太可能。
人生如梦,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场的是谁,也不知道会遇到谁。看到眼前的大爷,不禁暗下决心,学习老年人心理学还是有必要的,果然是工作不分贵贱,一样的需要十分努力。
这边医院接受的大部分时附近村里的人,村里的人只要住到一起,就平添了几分近乎,几乎每个病房的病人临走时都成了挚友。看着既温暖又好笑。
干这行也免不了遇见生离死别,有一个病人刚接手就死了,有一个呆了两天,心里不免有点恐惧,但是人活着就是这样,就像不生儿不知父母恩一样,是有人撑起一把伞,你才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只不过现在自己成了撑伞的人。
5月份的BJ不冷不热,风清气爽适合出去踏青,但是因为生活,自己还是坚守在岗位上,等攒够了钱去趟香港,去趟欧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