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老城的鹅卵石在雨后泛着青光。林深站在班霍夫大街的钟表店前,橱窗倒映出他风衣上的航空褶皱。手机显示当地时间清晨六点二十分,距离许清欢的博士答辩还有三小时十七分钟。
他推开咖啡馆的门,风铃惊醒了打盹的店主。“Espresso doppio(双份浓缩咖啡)。“他的德语还带着上海腔,手指在柜台敲出熟悉的节奏——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前四个音符。
许清欢的论文题目出现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官网时,林深刚结束浦江银行的离职审计。《人工智能伦理在金融风控中的边界测试》——标题下方她的证件照比记忆中瘦了些,唯有眼中的光芒依旧锐利。
“先生您的咖啡。“店主推来骨瓷杯,杯底压着张便签纸。林深翻转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第五区教堂后巷,红色门框。“
教堂彩窗将晨光滤成宝石色。林深在忏悔室前停下脚步,许清欢的声音从格栅后传来:“你迟到了四年零七个月。“
她的短发别在耳后,露出智能耳蜗的金属光泽。这是数据泄露事件的后遗症——那晚机房空调漏电,导致她右耳永久性听力损伤。
“我带了和解协议。“林深从公文包取出文件,顾雅雯案的最终赔偿金刚好够买下这间小教堂,“还有这个。“夏薇的工牌、唐璐的书签、顾雅雯的钢笔在木台上排成一列。
许清欢从格栅后推出一台老式PDA(掌上电脑),屏幕显示着不断跳动的代码。“认识一下,我的新搭档。“她敲击键盘,代码流突然组成爱心图案,“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评估系统,能识别最精妙的谎言。“
阳光移过彩窗,在许清欢锁骨处投下蓝色光斑。林深想起七年前暴雨中的机房,她湿透的西装肩线也是这样微微发亮。
“为什么选教堂见面?“
“因为这里的神父,“许清欢指向告解室角落的摄像头,“是我论文的伦理审查委员。“她突然切换话题,“浦江银行的新任行长,是你推荐的李总监?“
林深点头。李总监是当年少数支持调查的高管,现在正推动银行与许清欢的实验室合作。“他问我认不认识靠谱的风控专家...“
“所以你来当猎头?“许清欢的笑声惊飞了窗外的鸽子。她打开PDA,调出某份加密文件:“先通过这个测试——用三句话解释,为什么放弃年薪三百万的职位?“
林深看着鸽子落在圣母像肩头。第一句话是关于夏薇工牌上的指纹,第二句涉及唐璐批注的《存在主义》,第三句他直接按下PDA的删除键——有些答案不需要数据支撑。
许清欢的答辩持续到日落。当林深在研讨室睡着时,PDA突然震动起来。屏幕显示着新消息:「信用评估通过。附件:终身合约.pdf」
窗外,莱茵河上的货轮拉响汽笛。林深在签字栏写下日期时突然愣住——2025年3月20日,正是七年前他作为实习生踏入浦江银行的第一天。
许清欢推门而入,博士袍下露出熟悉的旧皮鞋。她将论文扉页塞给林深,致谢部分写着:“献给教会我看脚下的人。“
“现在可以回答你了。“她解开耳蜗装置,金属部件在桌面滚成星座图案,“人类求偶的终局之舞——“
林深接住她递来的螺丝刀。当他们合力拆开PDA后盖时,芯片上刻着的字母清晰可见:L.S.& Q.H.
暮色中的苏黎世渐渐亮起灯火。某个瞬间,林深确信自己听见了黄浦江的潮声。那声音像极了七年前暴雨拍打机房的频率,像所有未说出口的告白终于找到归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