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传家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像我小时候还没接触《聊斋志异》的时候就在爷爷的故事里耳熟能详很多,就像我小时候的小人书和话本、爷爷房梁上旧书、爸爸藏起来的《民间故事》和《三侠五义》……一直吸引着我一本本读下去,也一点点写下去,从初高中到大学和工作,笔耕不辍写春秋,青春悸动写小说,情愫新生写诗歌。青医检查完龙口路吃饭,打车主持课春天的采访~提前到了,小搭档邀请他进教室上课,他说我拒绝,鹿鹿老师来了才乖乖听话……[破涕为笑],从舞台表演到主持到快板到朗诵到采访,这一路走来,得失取舍……
早晨看到小妹半夜发过来的英语语法问题,赶紧回复,完成今天写作任务,看看娃儿昨天编程补课作业和各个群消息,收拾出门看到门口老高天津买的一大兜点心,上周末扬州带回来的还没吃,大上周是威海包子……一家子吃货。关于英语语法和中文语法不同语系思维和表达方式不同,这些年虽然我本科英语专业但更善专中文,且功底扎实,也是一本本译本和原著带来的底气,无论多少年电子产品如何变幻,我还是更喜欢纸质版的书,喜欢每年给娃儿和自己买一些,闲来无事乱翻书,开卷有益~
中午牛肉和酸菜鱼面,晚上妈妈牌意大利面和爸爸牌排队一小时的和平区天津桂顺斋八大件,学习姿态万千,适合自己最好,本周主题阅读《水浒传》,从听书到文本选择到作者背景考究、到人物评价和故事情节互讲、思维导图梳理和回顾阳谷狮子楼我们和修阿姨约饭……找到了我小时候读的版本和评判,翻看我当时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旁批……或许这就是经典阅读和代际传递的意义。
和朋友讨论短剧爆火。短剧主要是没内耗,虽然有“奶头乐”之嫌疑,但短暂,过瘾,不会增加心理负担,还尊重观看者智商[破涕为笑],工作和日常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偶尔缓缓脑子也蛮好。就是不能太依赖需要一定自制力。现在的电视剧太拖拉,除了日剧和美剧我偶尔看看,其他很少连续看,主打一个受不了“老太太裹脚布又臭又长”,很多三观不正或故事雷同、演技夸张或不在线……哈哈哈,我看短视频或短剧之类主要是看他们商业价值、周期性和运作模式,有时候也看一些相关报告,好的互相推荐下可以[机智]。我觉得任何一个单品或爆款总有成长周期和存在即合理的因素。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看多了,总是避不开这些书生气[破涕为笑]。最近每周末陪娃儿看日漫《名侦探柯南》,他看中文版,我刷日文版的一些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