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强者不是拥有最强的一切,而是能将一切变强
-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 郭海浩
- 15050字
- 2021-03-26 17:53:12
01 请停止无效努力
如果没有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你只能将自己永远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即使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也只会让这一切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你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实现突破。
在刘易斯·卡罗尔的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爱丽丝问:“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猫说:“那要看你想去哪里。”
爱丽丝说:“哪里都行。”
猫说:“如此,走哪条路都行。”
这一问一答看似很简单,意义却耐人寻味。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即使向他人请求帮助,他人也不知该如何回应你!同样,自己不知道清晰的方向,即使别人说得再动听,也是别人的观点,无法转化为自己的有效行动。
你已经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但依然一事无成,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你忽视了努力方向的正确性,将精力消耗在了不相关的事情上。虽然觉得自己一直都很忙,整天都累得晕头转向,其实也只是做了无用功。不要总是羡慕其他成功者,要多想想自己的问题,失败根源到底在哪里?
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不要感叹为什么每天都忙但仍旧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更不要认为世界亏待了你。找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问一下自己:“每天这么忙忙碌碌,但努力的方向对吗?”如果发现自己努力的方向错了,就要立刻修正。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寻找生存空间,大象、猎豹、骆驼打算一起进沙漠。正式行动前,天使提醒它们:“进入沙漠后,只要一直向北走,就能找到水和食物。”
沙漠一望无际,环境复杂多变,随时可能出现的沙尘暴威胁着它们的生命安全。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它们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北了。
大象觉得,自己身体强壮,即使失去了方向,也没什么关系,只要盯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能找到水和食物。于是,它沿着自己认定的“北方”,不停地前进。结果,三天之后大象发现自己重新回到了出发点,它惊呆了。可是,为了找到食物和水源,它依然持续地走下去,结果,它最终精疲力竭,死在了沙漠中。
猎豹觉得,自己跑得很快,于是便一门心思地向着自认为的“北方”奔去。它相信,凭着自己的速度,即使沙漠异常广大,也能顺利穿越。可是,跑了几天后,它却惊异地发现,越往前跑,草木越少,最后,居然看不到任何绿色植物了。不久,猎豹的希望成了泡影,绝望而死。
骆驼比较聪明,虽然它走得很慢,但没有着急赶路,而是合理休息。晚上,星星照亮了夜空,它找到耀眼的北斗星,跟着北斗星行走。就这样,骆驼白天休息,晚上行走,没过多长时间就找到了水草丰美的绿洲。之后,骆驼在这里安了家,过上了自在的生活。
骆驼,既不如大象强壮,也不如猎豹跑得快,但它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结果实现了目标,让自己生存了下来。由此可见,选对方向确实很重要。
寻找绿洲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一旦搞错了方向,一切都会白费,在上面花费的时间、精力、财力越多,损失也就越大。因此,要想做出成绩,就要明确目标和方向。
1887年,美国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某天,一名叫伊曼纽尔·尼戈的中年男子在商店购买新鲜蔬菜后,从衣兜里掏出20美元的钞票交给女店员付账,然后焦躁不安地在一边等候找零。
女店员接过钱,无意中发现钞票的颜色沾到了自己有点湿的手上。她心里疑惑:“钞票掉色,难道是假币?”尼戈是当地人,女店员也认识他,他过去常来这里买东西;再加上尼戈没有前科,女店员觉得他不会做这种事。并且,除了掉色,钞票本身其他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于是,女店员把零钱找给了尼戈。可是,虽然20美元不多,但如果搞错了,得自己赔付。女店员越想心里越觉得蹊跷,下班后便到附近的警察局请警察帮忙鉴定。警察看过钞票后,认定是假钞。
为了弄清楚情况,警察和女店员一起去了尼戈家。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尼戈的房间里放着画架、画笔和颜料,几张画作,还有20美元钞票的半成品。尼戈被逮了个现行。原来,尼戈喜欢绘画,没有正式工作,为了解决生活的困顿,他利用自己的绘画技能,画了一张20美元假钞,以假乱真。如果不是女店员的手湿沾染了颜料,尼戈也不会这么早被发现。
尼戈制作并使用假钞的罪行曝光,被捕入狱,罚款1.5万美元。可是,尼戈没钱,法院只能对他的画作进行拍卖。结果,只卖了3幅,就卖出1.6万美元。
仅3幅画作就拍卖出1.6万美元,说明尼戈的绘画水平确实挺高。可是,他将自己的天赋和聪明用错了地方:他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卖给赏识自己的人,而是选择了一条犯罪的道路。
将方向和目标弄错了,即使是天才,即使自己很努力,终究也会一无所获,甚至还会将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不管做什么事,首先都要搞清楚性质、利害,还有自己是否能做……成功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做事之前他们会找准方向,绝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过去,中国惠普公司市场部有个叫高建华的人,职务是助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市场营销。工作三年后,高建华已经做到高级工程师。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做市场营销不如销售风光,打算跳槽到其他外企。
为了挽留他,人力资源总监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人力资源总监说:“一件产品的价格不在于它的相对价值,而在于供求关系,物以稀为贵。全中国在外企中做销售的人有几十万,做市场营销的却只有几千。如果做销售,就要跟几十万人竞争;而如果做市场营销,竞争对手只有几千人。你觉得哪一项工作更容易成功?如果你认为是后者,那么惠普公司是国内市场营销水平很高的公司,你应该留下来。总经理说过:如果在惠普没有做到经理就离开,是非常可惜的。你认真考虑一下。”
听了人力资源总监的建议,高建华经过认真思考后,觉得人家说得有道理,于是留下来。一年后,高建华被提拔为市场部经理,后来成为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CKO。现在,高建华已经是国内市场营销、企业文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领域的一流专家,还是企业战略培训师,并担任多所学校的客座教授。
如果当初高建华没有听取人力资源总监的建议,坚持跑去做销售,高建华可能也会成为中国亿万销售人员中比较成功的一个,但要想达到现在这样的地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希望。
千人千面,不同的人,选择的方向也会不同,不能看到有人炒股发财了,就去炒股;看到有人做业务员挣了钱,就去做业务员;看到艺人风光,就急着去参加选秀。无论做什么,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抑或成立家庭,首先都要选对方向。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就一定能有所突破,就能取得好结果;否则,事情的发展就会走向反面。
02 给自己定位,是一种能力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曾抱怨过:为什么他人骑马我骑驴?为何他夫唱妇随我无妻无子?凭啥他住别墅我租房?凭啥他平步青云我却无人赏识?思来想去,只能叹息一声:“世界不公平,而我太倒霉!”在中国历史上,最能抱怨社会不公平的人物可能就是诗仙李白了。
早年,李白认为自己满腹经纶,能文能武,总有一天会得到赏识;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大鹏鸟,定然能展翅高飞。李白24岁离开家乡,向皇都长安进发,一路上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晋身之路,但没人搭理他。后来,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帮助下,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但唐玄宗只让李白写诗填词,没让他进入朝堂。
李白感到非常郁闷,没日没夜地饮酒,最终让人抓住把柄,被唐玄宗赐金辞退。想到自己的经历,李白感到很不公平,于是就写了很多抱怨的诗歌,比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表面看来,李白文韬武略,是个人才,确实应该得到任用。但实际上,李白既不具有治国安邦的经世致用之才,更没有运筹帷幄的战略头脑。
唐玄宗之所以没有重用李白,就是因为李白只具有作诗的天赋,但不具备政治、经济、军事等才能。所以,李白的不得志根本不是世界不公平,而是他的才能本来就适合当个文人。如果李白提前明确了进入朝堂的目标,多学一些治国理政方面的知识,多在唐玄宗面前展示一下此方面的能力,也就不会被轻易辞退了。由此可见,李白仕途的失败,在于他自己没规划好发展目标,不能完全怪当时的社会。
其实,世界一直都是公平的,世界给所有的生命都确定了一个等价交换的规则:得到的越多,付出就得越多,没有任何情面可讲。富人不可能永远是富人,穷人也不可能永远是穷人。穷小子李嘉诚,也做过华人首富;“唐楼”子弟林郑月娥,也能当上香港特首;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最初可能还赶不上今天的你我;肯德基的创始人60多岁白手起家也是频频碰壁……这些我们眼中的成功者都是经过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世界不公平”呢?
商朝末年有个名人叫姜尚,老百姓称他姜子牙、姜太公。
早些年,姜子牙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他做过屠夫、卖过酒,但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也证明了一点,姜子牙不适合做生意。72岁时姜子牙看到殷商衰败将亡、西周鼎盛将兴的天下大势,决定重新选择切入点,便跑到西周境内的渭水边,坐在那里钓鱼,寻求偶遇。一天,周文王姬昌打猎经过那里,看到了他,经过一番交谈后,周文王将姜子牙带了回去,封侯拜相。于是,就有了后世人人称颂的姜太公。
认为世界不公平的人,往往都是失败者,他们喜欢给自己找借口,觉得错的都是老天而不是自己。可是,当越来越多基础条件不如自己的草根人物取得成功后,埋怨老天的幼稚借口只会遭到他人的嘲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内心深处,人们依然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要是人才,总会有被发现的一天,只不过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因此,与其浪费时间抱怨世界如何不公,不如抓紧时间找好自己的切入点。越早定位自己,越能早点找到自己的成功切入点,越能早些成功!
03 放大格局,挣脱细节的束缚
失败者总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成功者总是少数?多数人都很努力,智商也没有明显的差距,为何只有少数人能脱颖而出?其实,主要原因还在于,这部分少数人知道如何抓住机会。机会总是瞬息万变,只有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是韩裔日本人,自称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后裔,曾当过一天的世界首富。到目前为止,当年给刚成立的阿里巴巴投资是孙正义做过的最成功的一笔投资。如今,软银拥有阿里巴巴的股票价值668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33400倍!
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其实,孙正义向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很偶然。1999年,阿里成立,资金短缺,需要立刻融资。马云通过一些关系与高盛集团的林夏如女士取得联系,获得了高盛集团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之后,在一次高盛集团与软银的交流中,高盛日本总裁将阿里推荐给了准备投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孙正义。于是,来中国考察投资企业的时候,孙正义便跟马云进行了交谈。
到了北京,马云才知道是软银集团来考察投资企业,每个被考察对象有6分钟陈述时间。当时,马云觉得自己已经不缺钱了,并不想取得更多投资,出于礼貌,仅随便聊了一下阿里的未来计划。
6分钟后,孙正义说:“我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但如果我投资,要30%的股份。你要多少钱?”
马云感到很纳闷,说:“我刚拿到了一笔投资,我不要你的钱,我们可以探讨一下网络的方向。”
孙正义听了一皱眉,说:“你不要钱,来找我干什么?”
马云有点不高兴地回呛说:“又不是我要找你,是别人请我来见你的。”
……
各企业陈述完毕后,软银开始投票决定投资哪些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时,孙正义并不看好阿里,想投资其他公司,但另外几名决策者却看好马云和阿里巴巴。
孙正义回顾了一下马云不卑不亢的表现,认为他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便少数服从多数,向阿里投资4000万美元,占49%股份。
马云经过认真考虑后提出要求:如果软银想投资,第一,阿里除了之前接受的500万美元投资,只接受软银一家投资,软银不能拉其他投资人进来;第二,软银不能过分干涉阿里的运营。
经过商谈后,孙正义同意了马云的要求,最终投资3000万美元,占阿里30%的股份。马云回去后又做了思考,反悔了之前的决定,让孙正义将投资减少到2000万美元,并减少所持股份。通常情况下,这种事孙正义是不会答应的,但是马云表现出的自信让孙正义相信他一定会成功,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再次同意了马云的要求。
事实证明,与阿里的合作是孙正义抓住的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机会。随着阿里的迅速崛起,孙正义也登上了日本首富的宝座,还一度成为全球首富。
马云有卓越的才能,但刚创立的阿里巴巴前景未知,孙正义也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听取众人意见,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投资机会。如果孙正义心高气傲,觉得马云傲慢无礼、得寸进尺,很可能就错过了这次发财的机会。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走向辉煌,就是因为他们不仅能抓住上天赐予的良机,还能用自己的行动创造机会。任何机会都需要自己去创造,天真地相信好机会就在某个地方等你或自动找上门,那你注定只能做失败者。
狐狸听说河对岸有甘甜的葡萄,便想过河去吃葡萄,可是当它走到河边后,开始犯难了:想过河,就得弄湿自己的皮毛;如果不过河,就吃不到甘甜的葡萄。
狐狸不知该怎么办,它在河边踱步、沉思,由于太过专注,连身后猎人的脚步声都没有听到,结果被猎人捕获。
狐狸聪明吗?聪明!可是在“如何吃到葡萄”的问题上犯了难,结果犹犹豫豫,想不出过河的方法,最终不仅没有吃到葡萄,还让猎人抓了去。这就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危害,如果它能将目标锁定在吃葡萄上,而忽略沾湿皮毛的小细节,那么恐怕它早就过河吃到葡萄了,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生活中到处都有机遇,关键在于能否用行动抓住它。只要抓住了机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行动!有理想的人不向现实低头,盯紧自己的目标,不断去努力,理想的光芒终究会照进现实。
04 机会来得刚刚好,没有早也没有晚
机会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最近十几年国内房价大幅上涨,对于有钱投资房地产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大好机会;而对于那些没有钱但必须买房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困境。机会之所以能成为机会,就在于你有没有准备好。当你做好准备的时候,机会就会立刻出现在你身边,时间不早不晚。所以,要想让机会及时地、适时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
郎朗是世界知名的钢琴演奏家,3岁就开始学习钢琴演奏,9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钢琴科,跟从赵屏国教授学习;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世界名校——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跟世界著名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学习。
1997年底,在格拉夫曼的引荐下,郎朗通过考试,跟国际著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成为职业钢琴家,那时郎朗只有15岁。但是,即使如此出色,在刚进入职业生涯时,他也只能从替补做起,而且还是第六替补,只有正式演奏者及前五名替补都发生状况不能出场时,才能轮到他。这种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如果郎朗一直待在第七顺位,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演出的机会了。
郎朗一直记着父亲的教诲:“要想摆脱悲剧一样的未来,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排位,就要一个个超越前面的替补,就要不断提高个人水平;大家都在努力提高自己,你必须比前几位替补和正式演奏者都更努力。”
郎朗夜以继日地努力精进技艺,很快就得到了著名指挥埃森巴赫的认可。17岁的一天,埃森巴赫让郎朗为自己随便弹一首。郎朗知道,这是一个大好机会,想到自己会很多曲目,便自信地让埃森巴赫随便点一首。埃森巴赫听郎朗这样说便来了兴致,开始点曲。原打算只听半小时,结果一首一首点下去,竟然听了两个半小时。埃森巴赫对郎朗的表现非常满意,直接把郎朗提到了第一替补的位置。
1999年,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演奏者安德鲁·瓦兹因为生病身体不适而无法登台,郎朗被安排紧急代替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郎朗不负众望,完美地完成了演奏。演奏结束时,听众激动地起立欢呼,掌声雷动。
当天晚上,郎朗在拉威亚的独奏厅为观众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当时,他已经有两年没弹过这首曲子,但他仅花4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背谱,并进行了出色演奏,被《芝加哥日报》誉为“音乐史上的奇迹”。
郎朗一炮打响,红遍世界,陆续跟世界一流乐团签约,开始了真正的职业生涯。
郎朗在牛津大学做演讲时,告诉听众:“有些能力确实是天生的,但即使拥有天赋,也不代表你能够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
钢琴家郎朗的成名之路,其实就是一条随时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抓住时机的过程。任何一个机会的取得,都是因为郎朗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将自己的琴艺表现了出来。机会来得正好,既没有太早,也没有太晚。
一定要记住:机会,会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在你面前,如果它现在还没有来,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准备。一旦做好了迎接机会的准备,机会就会准时准点到达,绝不会迟到一秒;如果你没做好准备,机会也不会妥协。
在加拿大有一位三任总理,他的名字叫让·克雷蒂安。克雷蒂安出生在魁北克省舍维宁根的一个工人家庭,家中一共有19个兄弟姐妹,他是第18个。不幸的是,这些孩子只活下来9个,而克雷蒂安还是面瘫。
克雷蒂安左脸瘫痪,左耳失聪,说话时面部扭曲得异常丑陋,幼时的他遭受了很多歧视;由于自卑,克雷蒂安还出现了口吃的毛病。他自暴自弃,经常旷课、大闹课堂、顶撞老师、打架斗殴,先后被4所学校开除。
高中时,克雷蒂安意识到了自己的消极状态,决定改变自己。为了矫正口吃的毛病,他从名人故事中得到启发,学习古罗马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的办法,口含小石子讲话。他刻苦练习,以至于嘴唇、舌头总被石子磨破。但他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下去,不仅矫正了口吃,还练就了一副好口才。克雷蒂安努力学习,考入了加拿大名校拉瓦尔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成为律师,进入政坛。
1963年克雷蒂安当选为议员,自1967年起先后担任财政国务部部长、税收部部长等职,1990年当选为自由党领袖,1993年出任加拿大总理,在1997年和2000年两次大选中连续蝉联总理一职。
不可否认,矫正口吃和考入名校是克雷蒂安人生中的重要机会,是他后来成为加拿大总理的基础。如果不是当年浪子回头,用刻苦的努力换来这两个机会,克雷蒂安的人生肯定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永远不要抱怨机会来得太迟,也不要嫉妒好机会总是落到别人头上。只要你准备好了,机会一定会准时到来!
05 起点低不是绝路,放弃梦想才是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喜欢说:“我也想……,可是没机会!”这种话,不过是给自己开脱责任。在一生中,每个人都能接触到许多机会,关键在于自己肯不肯、能不能抓住它。
J·K·罗琳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喜欢男孩,不太关心她。罗琳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下长大,大学毕业后到葡萄牙做了一名英语教师,之后跟一个葡萄牙人结婚,生下一个女儿。婚后丈夫经常对她施暴,忍无可忍的罗琳最终选择离婚,带着女儿回到了英国。
刚回英国的罗琳,既没有工作,也没有朋友,又跟父亲断绝了关系,她失去了所有的经济来源,只能与女儿蜗居在一个破旧的小公寓里,靠政府救济度日。政府的救济金,除去生活花销,剩余的钱根本就付不起房租。
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人都认为,罗琳已经失去了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可是,罗琳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构思小说,她打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孩子们创作一部小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后,《哈利·波特》第一部问世。在历经12次出版社退稿后,一家濒临倒闭的出版社用1500英镑的低价同意出版500册。结果,罗琳一举成名,成了身家10亿美元的畅销书作家,比英国女王还富有。
读了罗琳的故事,谁还敢说自己没有机会?可能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居然创作出了世界级畅销书《哈利·波特》。当人们阅读《哈利·波特》书籍,观看《哈利·波特》电影的时候,很难将它跟一个穷困潦倒的单身妈妈联系到一起。但罗琳做到了,一个带着孩子依赖政府救济金生活的妇人,发挥想象力,写出了如此精彩的畅销书。
我们的生活里不缺机会,缺少的是奋起直追的勇气,缺少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缺少的是方向。如果当初罗琳并不想为孩子们创作一部魔幻小说,也就没有了如今的《哈利·波特》;如果没有对目标的追求,她也不会耐心应对出版社的轮番退稿。
罗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贫困潦倒都不是绝路,放弃梦想才是。只要你坚持追求,机会就会在不远处等你。如果在奔赴目标的路上你能全力打磨自己的技能,那么上帝绝不会辜负你的期待。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要肯动脑子,即使是一件看似很倒霉的事,也能发现其可开发之处。只要勤于思考,仔细观察,就能将机会紧紧抓在自己手里。
艾伦·布里格姆是个英国人,22岁大学毕业后来到英国剑桥,想在这座城市里找一份教师的工作。
布里格姆向一些中学发出求职信,但都没有结果;之后,他主动登门求职,但都被拒绝。不得已,他退而求其次,开始谋求小学教师的职位,但依然一无所获。这时,剑桥市政府发布了一则招聘清洁工人的信息。职业虽然不分贵贱,但教师跟清洁工却是两份相差很远的职业。为了生活,布里格姆不得不报名,并被录用。
布里格姆成了城市美容师,每天推着垃圾车清扫街道。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很多关于剑桥的历史和趣闻,渐渐地,他对这座古老而颇具学术气息的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布里格姆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研究剑桥的历史、建筑和人文,而他积累的关于剑桥的丰富知识也让他成为备受游客推崇的剑桥导游。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2009年布里格姆获得了剑桥市授予的最优秀导游的荣誉——“蓝章导游”的资格,并且成了剑桥民俗博物馆主席。同时,剑桥大学也被他对剑桥的热爱和感情所感动,授予他荣誉文学硕士殊荣。
布里格姆本来是想当一名教师,可是他投递了众多简历,却没有一所学校接纳他。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已做起了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这跟教师工作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可是,他没有放弃,即使是做清洁工,也没有放弃思考。他留意观察,认真研究,最终居然成了“蓝章导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你的生活并不缺机遇,只要敢于思考,不断努力,就能抓住从身边滑过的机遇!
朱之文在农活的空闲时间喜欢唱歌,参赛视频被上传网络后,一炮而红,成为有名的“大衣哥”;赵金龙本来不务正业,因为一次搞笑的抢劫,重新做人,被人们热捧为“大力哥”;王宝强出生于农村,却主演了很多高票房、好口碑的影视作品,成了众人皆知的大明星……
今天,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只要你肯努力,不管从事任何行业都有机会一展宏图。在这个空前繁荣的时代,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时代,机会随时都会出现在你身边,关键要看你能否抓得住!
06 对目标有渴望,成功才有希望
关于成功,有些人认为不是偶然的,有些人则认为是偶然的、随机的。其实,后者之所以会认为“成功是偶然的”,主要就在于他们“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在我们身边,弹钢琴的人很多,为何郎朗能够成名?唱歌的人很多,为何周杰伦能爆红了?写网络小说的有很多,为何唐家三少最赚钱?企业家众多,为何马云位于榜首?那些认为成功具有偶然性的人,他们没看到这些人为了获得今天的成功付出了多少,更不知道这些人在很早前就为自己确立了目标并为之努力。
目的性对于任何人的成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明确,就有了做事的动机,就会进一步促进行动,继而将梦想变成现实。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种动物叫鼯鼠。看到麻雀在天上飞,鼯鼠很羡慕,就跟麻雀学飞翔。可是,学了几天,还没飞到六尺高,就注意到了狸猫。看到狸猫爬树动作灵巧,身形敏捷,又跑去跟狸猫学爬树。学了几天,刚有些进展,鼯鼠又开始羡慕会游水的鸭子,于是拜鸭子为师。结果,在水里扑腾了两天,又闹着跟老鼠学打洞……
就这样,鼯鼠虽然拜了很多师父,但都没学几天。结果,它虽然会飞,但飞不上房;会爬树,但爬不了多高;会游泳,但游不了多远;会打洞,但打不了多深;会跑步,但跑不了多快……五艺傍身,却无一技之长。
这一天,鼯鼠被狐狸发现,鼯鼠想打洞隐藏,结果打的洞藏头露尾,根本容纳不下自己;看到旁边有棵树,它立刻向树上爬去,结果狐狸倚着树干站起来就能抓到它;紧急关头,鼯鼠试图飞起来,结果狐狸纵身一跳,险些将它咬住;鼯鼠落到地上撒腿狂奔,狐狸越追越近,眼看就要被抓住。这时候,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鼯鼠喜出望外,一头扎进河里,想游到对岸。没想到,刚游了几米远,它就游不动了,而狐狸的游泳技术比它还好,结果,鼯鼠被狐狸追上,一口吃掉。
鼯鼠学艺也有目的,但是目的不明确,动机不强烈,虽然学习了五种本事,但都不精通。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像鼯鼠一样,虽然确定了非常了不起的目的,但是不明确,没有规划,坚持不下去,自然很难有所成就。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无的放矢”,与之对应的一句成语则是“有的放矢”。这两条成语中的“的”,指的是箭靶。练习射箭,有没有箭靶,结果会完全不同。有箭靶,才能知道往哪里射箭,射得准不准;没有箭靶,只能瞎射乱射,毫无意义。这两条成语引申开来告诉我们:做事的时候,有没有目的,目的是否明确,结果会完全不同。
生活中常有一种人:整天浑浑噩噩地活着,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有气无力。问他想要做什么工作,自己也不知道;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他回答得过且过,不必想将来。他们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只挨当下,不管明天,过一天算一天。他们不知道的是,要想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必须先确定一个目标。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曾说过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人生没有设计,你离挨饿只有三天。”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要想有所成就,确实需要规划。可是,实际情况却是,世界60多亿人口,能按自己意愿过生活的人寥寥无几。
20世纪中叶,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
哈佛大学一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对本校1000名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访谈,问:“你对自己的人生有没有清晰的规划?”结果,只有不到4%的学生做了人生规划,约16%的学生虽然制定了规划但不清晰。30年之后,教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回访,对每个人的健康、家庭、事业、情感、财务等状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拥有清晰人生规划的毕业生各项指标的得分都最高。
连毕业于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人也不见得能成功,更何况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想成为那4%的“幸运儿”,就要为自己设定清晰的人生目标。因为有了目标,也就有了行动的指南。
有个英国孩子叫戴维·布伦克特,他先天眼盲。可是,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奋斗目标——成为英国内阁大臣。戴维觉得,只要自己表现得足够好,就能创造奇迹。因此,在很小的时候,戴维就尽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不仅会阅读、写字、爬树,还努力锻炼社交能力。
因为先天失明,戴维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没有具体的印象。为了尽量跟正常人做得一样好,他就不断锻炼自己的听力和记忆力。他努力记住跟自己交谈过的每个人的声音,记住自己拜访过的人家里的陈设布局;在多人参加的会议、演讲中,他还会记住各发言人所在的位置。
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戴维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表现得像正常人一样好。16岁时他加入了工党,还上了夜校,考取了世界百强名校谢菲尔德大学。22岁,他成为谢菲尔德市议员。在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戴维被提名出任教育大臣并获全票通过。戴维·布伦克特成为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内阁成员,是有史以来职位做到最高的盲人。
谁能想到,一个先天眼盲的孩子,长大后居然能当上英国内阁成员?但戴维做到了。戴维知道自己有先天缺陷,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志向。为了让自己跟正常人一样,他不断地锻炼着自己,认真学习……而所有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因为他的目标最终实现了。试想,如果戴维当初没有明确自己的志向,他的生活会如何?他的精神状态会如何?
在我们的一生中,确定各阶段目的和长期目的非常重要。因此,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就要想好自己现在想干什么和将来要干什么。可以说,对达成目标的渴望程度,决定着你的人生能达到的高度。
07 学会识别,别让机会轻易溜走
抓住机遇的过程,并没有固定模式和准则,但依然需要过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只有认真留意周围的小事,敏锐地洞察发现,才能在机遇来临时不致错过。苹果成熟会从树上落下、座钟的钟摆会来回摆动、烧开水后的壶盖会上下跳动……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牛顿、伽利略和瓦特却靠着过人的洞察力看到了普通人看不到的本质,继而有所发现、发明。
生活中,一些令人感到惊奇的事,容易引起众人的注意;对于平淡无奇的日常现象,则很难吸引人们的关注,但越平凡的事物越可能包含着重要意义。具备敏锐洞察力的人,通常都能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奇之奇。
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端茶时,茶杯会在碟子里滑动和倾斜,有时茶杯里的水也会洒出一些;当茶水稍洒出一点弄湿了茶碟时,茶杯反而不易在碟上滑动。之后,他对这种现象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实验,最终发明了一种求算摩擦力的方法——倾斜法。
当然,除了洞察力外,要想把握机遇,还要有过人的判断力。有些人不是没有成功立业的机会,而是因为他们在做决定时优柔寡断,不懂独立判断,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即使遇到一点小事,也要急急忙忙跟亲友邻人商量;他们还喜欢胡思乱想,总将自己搞得心神不宁。结果,越与人商量,越打不定主意;越东猜西想,越糊涂。
缺乏判断力的人,很难迈出第一步,即使迈出去了,也无法坚定前行。他们往往将自己人生的大半时间消耗在没有主见的怀疑上,即使遇到了机遇,也无法抓住,更无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滑铁卢战役后,反法同盟将拿破仑·波拿巴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很多老部下都对拿破仑忠心耿耿,都想营救他。一个部下找到一位来自中国的能工巧匠,用象牙和珍珠精心制作了一副国际象棋。这副象棋的秘密就是,在一枚棋子中巧妙地藏入一幅逃跑路线图和逃跑方案。
一名部下跟随船队去送这副国际象棋,结果途中遇到海啸,不幸受伤身亡。最后,国际象棋还是到了拿破仑手中。拿破仑的象棋水平虽然不高,但很喜欢下,这副国际象棋也成了他在流放期间最宝贝的东西,经常拿来把玩。但不幸的是,一直到死,他都没有发现隐藏在棋子里的秘密。
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去世后,这副国际象棋几经辗转被不同的收藏家收藏,最终流落到乔治·W·范德比尔特手中。一天,乔治玩象棋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最终,这副国际象棋被范德比尔特家族捐给了拿破仑博物馆,放回了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故居。
世间的事情真的很奇妙,而且总是阴差阳错。拿破仑没有发现国际象棋的秘密,因此错过了一次重获自由的机会,最终,死在了小岛上。如果他在摆弄国际象棋的时候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可能早就脱离了困境。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人生是有限的,机会也是有限的。因此,当机会向你缓缓走来的时候,你要以敏锐的目光立刻识别出来,并马上抓住它。
麻辣酱“老干妈”的创始人叫陶华碧,她出生于贵州的偏僻山村,小时候没上过几天学,在家主要负责全家人的一日三餐。虽然家庭环境不好,但陶华碧没有抱怨,反而将饭菜做出了很多花样。为了将饭菜做得可口,她虚心跟周围的叔叔婶婶学习,因而掌握了很多拿手好菜,尤其是调味品做得十分美味。
陶华碧20岁时嫁人结婚,生了两个孩子,日子渐渐好起来。没想到,没过几年丈夫就病故。为了养大两个孩子,她通过打工、摆地摊来赚钱。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开了一家小饭馆,专卖凉粉和冷面,自制麻辣酱作为调料,供食客随意取用。
后来陶华碧发现,自己做的凉粉、冷面很普通,大家都是冲着她的麻辣酱来的,很多不吃面的人都会专门过来买酱,连附近的面馆也来购买她家的麻辣酱,导致她的饭馆被抢了生意。
摆在陶华碧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开饭馆,不再对外出售麻辣酱;一是关掉饭馆,专门制售麻辣酱。陶华碧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厨艺一般,开饭馆很难赚钱,于是开始专门生产麻辣酱。
陶华碧做出了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抓住了机会,开创了一段传奇。
陶华碧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紧紧抓住了人生中最好的一次机会,创造了享誉世界的“老干妈”品牌。
一说起“老干妈”,很多人嘴里都会感受到一种麻辣的味道,很多人根本就不会想到,一个出身于农家的妇人,居然能够创造这样的传奇。但是,陶华碧却做到了,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还为普通民众树立了自强自立、紧抓机遇的榜样。
很多时候,绝佳机会的到来都是不起眼的,稍一疏忽,机会就可能溜走了。虽然许多机会都源于一件小事,但等你完全抓住这个机会时,就会惊讶地发现,正是这个看上去不重要的小事改变了你的一生。因此,我们要擦亮双眼,多观察,多思考,正确判断,慎重决定,大胆出手,不要让好机会从身边溜走。
08 注意区别机会的质量
不同的机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在选择机会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质量高的机会。
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美国加州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依法应征入伍,要去最艰苦、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服役。年轻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忧心忡忡。
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看到他的样子,开导说:“孩子,有什么可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会获得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一个是被分配到外勤部。如果被分配到内勤部,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如果我被分配到外勤部呢?”
爷爷回答说:“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是留在美国本土,一是被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在美国本土,也就不用担心了。”
年轻人接着问:“如果我被分配到国外基地呢?”
爷爷说:“同样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国家,一个是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如果被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国家,也值得庆幸。”
年轻人问:“爷爷,如果我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呢?”
爷爷说:“依然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安全归来,一个是不幸负伤。如果你能安全归来,何必自寻烦恼?”
年轻人问:“如果我不幸负伤了呢?”
爷爷说:“你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保全性命,一个是救治无效。如果能保全性命,还担心什么?”
年轻人问:“如果是另一个呢?”
爷爷说:“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作为国家英雄而死,一个是躲在后面不幸遇难。我相信,你一定会选择前者。既然会成为英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是啊!在我们的一生中,无论遭遇怎样的际遇,都会遇到两种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好机会中,藏匿着坏机会;而坏机会中,也隐含着好机会,关键是学会区分它们,认清机会的质量。因为,质量高的机遇,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成功者都是高质量机遇的捕获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俗语,寓意也较浅显明白。在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编写的《淮南鸿烈》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在北方边境上生活着一个聪慧、有远见的老头儿,人们都叫他塞翁。
一天,塞翁家的马突然脱缰,一路狂奔,跑向了北方草原。当时那里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东胡的地盘,因此没人敢越界追赶。
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骑乘工具,很值钱,邻居们知道这件事后,都来安慰塞翁。可是,塞翁却笑呵呵地对大家说:“没关系,说不准还是一件好事呢。”大家都不相信,觉得塞翁被气糊涂了。
没想到,几个月后,跑丢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一匹东胡人养的良马。邻居们知道消息,羡慕极了,都来表示祝贺。没想到,塞翁却愁容满面地说:“根本就不值得高兴,这可能还是一件祸事呢!”听了他的话,邻居们觉得塞翁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儿子很喜欢骑马,看到家里多了一匹好马,打算将马拉出去骑一圈。可是这匹良马性子烈,看到塞翁的儿子过来,左蹦右跳,直接将他从马背上甩了下来。儿子大腿骨折,虽然没有危及性命,但伤愈后成了瘸子。
邻居们都佩服塞翁的先见之明,表示慰问,可是塞翁一点儿也不难过,反而说:“我儿子的腿虽然瘸了,但可能还是一件好事。”邻居们又纳闷了。
一年后东胡大举入侵,掠夺粮食、物资和人口。大王义愤填膺,征集边境壮年男子从军抗击,被征召的范围包括塞翁所在村子。壮丁都被征去战场,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没被征召。战争结束后,壮丁都死在了战场上,塞翁的儿子得以幸免。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好事不一定是好事,坏事不一定是坏事。每个人遇到的机会都是这样,自认为的好机会不一定就好,自认为的坏机会不一定就坏。有人抓住一个机会就能扬名立万,有的人可能抓住了好的机会,但可能还会穷困潦倒。所以,面对机会时,必须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眼前的机会能否帮你实现愿望,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条件?
天妇罗是日式料理中的一种油炸食品,制作的时候,先用面粉、鸡蛋和水打成浆,之后,将新鲜的鱼虾和时令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最后,蘸上酱油和萝卜泥调成的汁即可食用,味道鲜美,香而不腻。
早乙女哲哉是日本制作天妇罗的高手,但他的出身与料理界一点关系都没有。父亲是送报纸的,从小就带着早乙女哲哉走街串巷地送报纸,客户都很认可他,但早乙女哲哉并不想卖报纸,而是想学一门赚钱的手艺。
在父母的鼓励下,15岁的早乙女哲哉一个人来到东京。开始的时候,他想找个地方学习做寿司。因为他曾听人说过,一流的寿司制作师月工资可达2万日元,这个数额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非常可观。
准备面试寿司店学徒前,早乙女哲哉被介绍人带到一家天妇罗名店吃中饭。他觉得天妇罗非常好吃,问介绍人:“一流的天妇罗师傅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
介绍人告诉他:“大概3万日元。”
早乙女哲哉感到非常吃惊:“炸天妇罗比做寿司更赚钱?”
介绍人建议道:“是啊!如果你真想学一门赚钱手艺,完全可以学炸天妇罗。”于是,早乙女哲哉放弃了做寿司师傅的想法,选择做一名炸天妇罗的学徒。
早乙女哲哉认真地跟着师父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得到了师父的认可,开始正式学习天妇罗的制作,没几年便闯出了名气,开设了自己的店铺,直至成了日本美食界最负盛名的“天妇罗之神”。
为了学得一门赚钱手艺,面临机会时,早乙女哲哉遵从本心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在挑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决不能头脑发热。好看的鞋子很多,但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尺码来穿,否则难受的只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