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学理论前沿(第21辑)
更新时间:2025-04-03 13:56:38 最新章节:第14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一种。本辑设立“前沿理论思潮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亚非文学的理论阐释与建构”“文学阅读与理论阐释”“批评理论与争鸣”五个栏目,共十一篇文章,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做出新的阐释。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特别关注和尽量发掘中国俗文学传统中具有文化异质性和理论普适性的独特文学意识,运用事实还原、问题定性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中国雅俗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叙事文学思想中的“史外史”观与内视审美追求、“演”与“义”等虚构与创造意识的形成、文学接受观中的“意解”论与“自我化”意识、俗文学价值理念中的“权教”观、俗文学中另类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解构性等重要问题。文学25.3万字
- 会员《文学研究法》本书是在旧学与新学交替之际,桐城派作家系统阐述桐城派文论的唯一专著,对桐城派文论做了新的整理和阐述。该书在体例上模仿《文心雕龙》,内容上强调文学和语言学的结合,强调文学风格存在于作品和创作主体之中,将桐城文论与时代接轨,开创中国传统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向的先河。其文资料丰富、行文严密、文字雅洁,颇具桐城风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极有参考价值,对文章学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文学12.4万字
- 会员本书把作家及其作品放进具体环境中进行考察,与自然与人、社会、教化、伦理、风俗等进行关联性和一体性的审视,突破学科的阈限,以生态的系统观与生态的价值观对我国古代山水诗文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和探究。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以坳典诗文中的山水描写进行观照,揭示其文化内涵及社会背景;中编以中国文学传统中有关山水的最具代表性的审美范型进行解析,从中领略我们民族特有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下编则以文史的站位,参照和文学19.9万字
- 会员目前,对海子“小诗”,即他的“抒情诗”的研究可以说是种显学,但学界很少关注他的长诗(“大诗”)写作。基于此,本书对海子的十部长诗展开论述,结合了海子小诗及相关评论文字,建构了海子“大诗”诗学思想形成的精神轨迹,以期时代能够重新认识海子的诗学和文化价值。本书不仅解读了作为诗人的海子,同时,也解读了海子长诗所蕴含的思想以及对当代理论建构的话语影响,让读者领略海子大诗所追求的诗、哲学、神性合一的心灵价值文学19.7万字
- 会员本集收入作者研究巴赫金诗学的两部分成果。“巴赫金的文化诗学”部分2001年曾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巴赫金的诗学”部分是文化诗学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收入作者研究巴赫金整体诗学、语言诗学、体裁诗学、小说诗学、历史诗学、社会学诗学等方面的论文。文学27.4万字
- 会员本书在国内外学术界新近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结合当代心理创伤理论,运用心理分析和文本细读的方法,辅以传记研究法,对伍尔夫作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本书的研究不只是关注到了精神创伤对伍尔夫创作的影响,更致力于探讨伍尔夫如何在写作中述说创伤、超越创伤以寻求疗治创伤、走出创伤的心路历程,而这正是伍尔夫创伤书写之关键所在。本书认为,伍尔夫的创伤书写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不仅准确传达了个体创伤经验文学20.8万字
- 会员本书以生态批评方法解读印度文学经典,既有对印度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学的总体研究,也有对吠陀、两大史诗、佛本生故事等印度文学经典作品和迦梨陀娑、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印度经典作家的生态主义解读。全书总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相结合,总体研究主要从总体上梳理和把握印度文明的生态主义特质及其对印度文学的影响;个体研究通过文本细读,对印度文学经典中蕴涵的生态智慧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挖掘。文学26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连接“文学”与“地理”的“文学空间”,从“文学空间”的“外层空间”进入“内层空间”最后到文学史意义,研究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重点探讨了空间与小说家都市体验、空间与小说中的文本空间、空间与小说空间叙事等内容。文学2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