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比较行政法学(修订版)
更新时间:2023-11-14 18:42:01 最新章节:四、行政救济法进路的比较
书籍简介
本书是微观比较行政法学的专著。内容共八章,包括:导言,行政法学流派;第一章比较行政法学概述;第二章行政法学方法论运用的比较;第三章行政法概念界定的比较;第四章行政法理论基础阐释的比较;第五章行政法基础理论探寻的比较;第六章行政法学关键词设定的比较;第七章行政法学科体系构造的比较;第八章行政法学分部类诸元素思考进路的比较。本书八章体系安排,是一次尝试,根据行政法学方法论比较、概念及关键词的比较、基础理论释义比较,以及其他问题在行政法学体系中的地位顺次编排。在每章的比较中,作者设定了行政法学科中的一些主要的、基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以不同的学者的论点为比较点,在比较过程中作者刻意理出不同的行政法学流派,尽可能将同一流派的论点予以集中,将不同流派的论点予以区分和比对。比较行政法学研究的材料比较丰富,作者选择在行政法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法学家的论点进行对比研究,如罗豪才、龚祥瑞、应松年、杨海坤等;外国著作如日本室井力、苏联瓦西林克夫、美国斯图尔特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的方法采用微观比较,并不是宏观的国别比较。另外,行政法学理论与行政实在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行政法典或者行政法制中就包含了一些先进的行政法学理念,作者没有选取行政法典中的论点作为比较的材料,本书研究区别于成文法的比较著述。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关保英
最新上架
- 会员联合国自诞生以来就对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独特视角深度探讨了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和纵横比较等方法,论证和剖析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国际法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加大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提高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出了若干建议,弥补了中国国际法学界在该领域的空白和缺憾法律26.4万字
- 会员本书认为:为应对新时代人权司法保障的现实需要,我国司法制度应当全面升级。如行政诉讼制度应通过诉讼类型化技术进一步拓展受案范围,并通过价值判断方法和审查基准的体系化强化审查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人权保障的宪法功能。针对诸如发展权等未明确进入法定权利范围的权利保障问题,我国则应建立一体化救济路径,通过现有权利实施机制对发展权利进行整合性法律救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法律19.8万字
- 会员“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本书研究主题系该课题的子项目。选取司法政策、司法生态、司法文化三个一级指标对司法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其中内含了众多的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本书主要对相关指标的入选进行初步理论分析论证,以期对我国司改建设有所帮助。法律17.2万字
- 会员本书以欧洲大陆核心的法律体系为研究重点,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同时探讨比利时、荷兰、葡萄牙以及北欧诸国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贡献。内容上,涵盖资本制度、公司组织机构、少数股东利益保护、公司的外部控制等核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司法的未来。法律20万字
- 会员本书介绍了宪法修改的过程,总结了宪法修改讨论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按照宪法文本的顺序,逐条说明宪法序言和条文形成过程中的不同观点和讨论情况。作者将阐述的重点放在新宪法与之前的三部宪法存在不同的条文上,着重介绍、阐述和总结这些条文的由来、相关讨论和相关考虑。法律11.2万字
- 会员《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法律17.6万字
- 会员本书实例代表了作者对全国各地法治一体建设典型实践探索样本的深度观察和理论思考。这些来自实践的制度创新,涵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基层协商民主治理、普法责任制、行政应诉、滥诉治理、行政争议协调化解等诸多领域,是一幅法治一体建设实践画卷。法律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