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成语理解习得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21 20:44:3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从语言学科的角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英语母语学习者成语习得进行基础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成语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论述和界定,综合梳理过去三十多年间国内外汉英成语习得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为探索构建学习者汉语成语习得模式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以《新华成语词典》和《学成语词典》收录的汉语成语为基本语料,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成语用例,重点分析汉语成语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和习得认知特点,为学习者汉语成语习得的实证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和变量支持;设计成语语义测量实验,以中级和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编制汉语成语语义测量表,考察成语熟悉度、分解性和对称性等因素对汉语成语习得的影响,探讨学习者汉语成语习得的发展趋势;设计成语有声思维实验,对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学习者习得汉语成语的基本策略和成功策略进行分析总结,调查验证熟悉度、分解性、对称性以及语境效应等影响汉语成语习得的因素,考察英语母语学习者面对不同类别成语习得策略的差异性。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构建出以启发探索方法为基础、语素和语境线索相结合的英语母语学习者汉语成语综合习得模式,研究结论可以应用到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去,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可以促进母语者汉语成语习得研究,也可以为英语成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乃强
最新上架
- 会员跨语言文化研究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不仅是这两个学科之综合,而且边缘交叉学科之特性。它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交际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除了语言学和文学这两大支柱学科之外,还涉及语言哲学、语用学、修辞学、文体学、翻译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人类文化学以及语言教学等学科方向。本书旨在向广大读者,尤其是跨语言文化研究学界和第二语言(外语社科21.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老年语言学、语言学理论研究、具体语言研究、语言应用研究、书评五个栏目,收录了《论老年人语言能力评估在我国语言能力评估体系中的定位》《我国老年人话语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与反思》《历史边界对语言地理变异的影响——兼论边界效应的测量方法》《尼雷尔与坦桑尼亚斯瓦希里语的语言规划》等文章。社科16.7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等专题,收录了《从语言和知识体系的角度思考“国风文化”》《福开森的汉学评论生涯》《马可·波罗文本的传统》《唐代以前中国宫廷中的鹤》等文章。社科19.6万字
- 会员形式优雅、精致化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或诱导作用,有利于引导新诗超越琐屑、“鄙俗”的描写,“在人们心里唤醒一种比较实际生活所获得的更精美而又更丰富的感情生活”(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本专著具有三大创新。第一,首次提出汉语诗节奏生成四要素:双音化、顿、词长弹性、虚词,双音化是四要素的核心(第二章)。第二,首次论证平仄律的根本功能是优化汉语诗节奏,使汉语诗节奏形成起伏且更加柔和(第三章)。第三,详论汉语社科22.1万字
- 会员本书借助认知形态学研究了汉语类词缀的构词规律,证明了认知形态学和汉语构词研究的适配性,为后续汉语构词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范式;加强了近义类词缀的构词差异对比,从语义和认知角度丰富了汉语词汇比较研究;挖掘了汉语类词缀构词规律的深层动因,提高了构词研究的阐释力和解释性。社科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