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大历史: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线阅读

万物大历史:农耕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韩)金绪炯著 陈善奎绘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童书科普/百科6万字

更新时间:2022-09-02 10:43:14 最新章节:从大历史的观点看“农耕的开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助,得以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发展。因其理论新颖,观点独特,跨学科跨领域,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历史”的概念和视角除了在学术界有价值,更是一个能走出学术扩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历史的思维和视角。《万物大历史》系列正是韩国创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养读物,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套书在韩国上市以来,不仅市场反响较好,而且获得赞誉无数,被评为学校图书馆期刊推荐图书、晨读推荐图书等。1万年前,人类开始农耕生活以农耕为代表的人类文明持续进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农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农耕意味着家畜化和作物化,也意味着工具与技术的开发随着农耕开始,剩余产品出现,新阶层诞生,社会膨胀也开始加速……农耕对人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本书将一一为你解答。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杨蕾蕾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力学、光学、热学、声学、电磁学、测量学六大分册,全方位覆盖物理基础知识,为孩子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马丁编著童书4836字
  • 会员
    《了不起的国家宝藏:家国与权利》主要介绍我国古代的与国家政权建立、管理、运行相关的艺术作品,如“太阳人”石刻、龙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毛公鼎、何尊、后母戊鼎、勾践剑、虎符、秦铜车马等。本书聚焦石器、玉器、青铜器、金器、绘画等文物类型,涵盖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等文物重点省份博物馆中的重要馆藏。以国家宝藏为线索,为孩子讲述国宝文物
    有鱼童书著绘童书2.7万字
  • 会员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也展现出北京城的精神与文化脉络。本书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起源与演变、中轴线上的建筑及文化,以及建设过程中参与设计的建筑师等。书中按照地理位置从南至北,逐一介绍了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以及其独特的历史与故事,对建筑特色、功能与用途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北京中轴线,了解北京城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术宝编著童书1万字
  • 会员
    全套书共18个分册,共分6个主题——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空间思维、数的思维,3个难度级别——基础级、提高级、挑战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数感训练,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唤醒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跟着绘本去旅行,旅途中边走边学数学知识。涵盖国内12个热门旅游城市,通过游览著名景点,设计相关主题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思维训练与历史人文科学通识内容巧妙
    陈凤伟主编童书662字
  • 会员
    想了解恐龙家族的兴起、发展吗?它们又有怎样不同的脾气呢?它们是怎么进行交流的?
    《图说天下·珍藏版》编委会编童书0字
  • 会员
    《了不起的中国非遗建筑》以官式古建筑技艺传承人李永革老师回忆修复北京故宫的日子为引,展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著名建筑项目的介绍。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到江南风情的苏州园林,又来到充满家族团结氛围的客家土楼,最后回到北京四合院。无比彰显了古代匠人们的智慧与信念。在没有机械辅助的时期,大型建筑的营造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以及不可估量的劳力投入。但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并未让我们的传统建筑有一丝一毫的粗糙
    美术宝编著童书543字
  • 会员
    这本《十万个为什么·自然之谜》,展示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世界: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神奋的天体宇宙、奥妙的地球、壮丽的山川河流、斑斓有趣的植物等。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答案,有趣而翔实,简单而易懂,就像孩提时的摇篮曲。本书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插图诠释知识王国的美丽,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走进科学的世界。
    《图说天下·珍藏版》编委会编童书59字
  • 会员
    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趣的科学小知识,既有生活中应知应会的趣味知识点,也有连父母都不知道的前沿科学知识。从“会变色的苹果”到“凝固的鱼汤”,从“长尾巴的风筝”到“害怕小鸟的飞机”,从“不会电人的电池”到“不能‘脱轨’的火车”,涉及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在生动活泼的语言中拓展知识面,了解身边的科普知识,并触发孩子的想象力,强化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记忆。
    尹传红主编童书2万字
  • 会员
    探月工程是我国“十四五”空天领域的重要工程。嫦娥五号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携带月球土壤返回地球,圆满完成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嫦娥探月回来了》用精美的手绘图再现了嫦娥五号从发射到携带月球土壤成功返回地球的历史画面,详细介绍了嫦娥五号在取样、上升、对接和高速再入等过程中分别战胜了哪些“拦路虎”,创下了哪些世界纪录,让读者充分了解嫦娥五号为
    王琼 付中梁著 王晓旭绘童书2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