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在线阅读
会员

宋史(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尹小林校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古籍古籍整理476万字

更新时间:2022-07-15 17:35:32 最新章节:蛮夷四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宋史》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品牌:大吕文化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大吕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汉代学者在大量分析汉字“音、形、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六书理论,由于当时所见古文字资料的局限和六书理论的不完善,自许慎《说文》之后,不断有人对六书理论提出批评、修正和补充,明代学者赵撝谦潜心六书研究,完成力作《六书本义》。本书在综合考察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基础上,对比古今学者关于六书理论的观点,就六书理论及《六书本义》涉及的俗字、异体字、古今字、同族字等文字学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六
    张治东古籍27.4万字
  • 会员
    《鬼谷子》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书共三卷,提出了“捭阖”“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所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此书为全本全注全译本,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战国)鬼谷子古籍2.4万字
  • 会员
    王象晋以自己躬耕多年的经验和广泛的文献收集,编著了《二如亭群芳谱》。书中包含农时、农作物、蔬果及园林植物等内容,体系庞大。除总论外,每种植物词条下包括:植物特性与品种、园艺技术、附录(即相关植物)、典故、诗歌。因作者对植物的特性、应用、养护及文化内涵等阐述完备,使该书被奉为经典,后世公认为集大成之作。至清代,经过进一步增补,收入“四库全书”。
    (明)王象晋古籍0字
  • 会员
    《鬻子》今存十四卷,记载鬻子言行思想,尊贤重道,尊重万物运转变化、质量互变规律,以及任贤使能、主张慎罚……内容较为丰富驳杂。虽是一些残卷,其表达的思想体系有失完整与系统,然而就在这些残卷之中,依然闪耀着思想的亮点,无不显示了数千年之前中国古人的智慧。《计倪子》残卷除了阴阳五行、各地物产之外,还包括物候与气象、治国理家的理念和方法等。全书突出之处在其经济思想上,强调财富生产,货物流通,重视经商,反复
    张景 张松辉译注古籍18.3万字
  • 会员
    《潜书》是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唐甄的著述,全书共九十七篇,分为论学、论政两部分内容。上篇论学,主要是论述儒学的经世致用和心性之学,围绕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功思想展开。下篇论政,涉及劝谏君主、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富民之术、废除太监制度、止杀等有关国家治理方面的内容。
    何山石译注古籍44.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国语》为切入点,通过对《国语》学史的梳理来呈现经学史的演变历程。作为一部经学序列中的边缘文献,《国语》是观察经学边界变动演化的浮标。因此,本书将《国语》置于经学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中,通过梳理《国语》在经学史演变过程中各个重要节点的不同境遇,特别是历代学者对《国语》不同的认知定位,寻找《国语》在经学史中的变动轨迹,并探求这种认知差异背后的经学史演变根源,以此确定历代经学的边界,进一步归结出经学
    张永路古籍16.1万字
  • 会员
    《拜經日記》是清代乾嘉時期的考據學家臧庸的代表作。本書以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武進藏氏拜經堂自刻本爲底本,以清費念戀光绪十年(1884)所校清抄本、清阮元編《皇清經解》所轉本属參校本,擇要吸收前賢的相關成果,對《拜經日記》進行標點、校勘和必要的注程,便於學界據以開展進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對研究臧庸及其學術成就在乾嘉考據學和清代學街史上的學術地位,進一步瞭解乾嘉時期考據學、校勘學、訓話學相互
    丁喜霞古籍27万字
  • 会员
    南北朝时期地记、郡书渐趋丰富,并呈现山水化、文学化的趋势。《水经注》的文学成就得力于其对这些地理文学文献的借鉴和吸收。除明确征引外,其还大量暗引、抄变这些文献。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文献皆已亡佚。本书对《水经注》所引主要地理文学文献进行细致的梳理和考证,为学人今后的研究提供资料方面的便利,同时亦欲彰明这些地理文学文献对于《水经注》的成书的重要意义。《水经注》沿着汉魏晋宋地记、郡书的山水化、文学化之路,
    鲍远航古籍30万字
  • 会员
    本书为西汉桓宽编著。记录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各地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到京城举行会议,“问民间所疾苦”。贤良、文学从反对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开始,对政府政策进行了全面批评,并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反复辩论。全书共十卷六十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该书记述了双方的论点,为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西汉)桓宽编著古籍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