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更新时间:2020-07-24 18:02:14 最新章节:第12章 注释
书籍简介
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的别样性及其对人类发展提供多样选择的价值,争取和保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日显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解释的主动和主导地位。“世界”“国际”“全球”这样的概念,今日几乎成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口头禅,国人大都耳熟能详。可是,如果真的放到世界和国际的范围内考察,则不难发现,中国人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用法,与各国有别,于情理不合,于实事有异。不过,这样的形态,背后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近代以来“天朝”或“中华”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升降浮沉。
品牌:世纪文景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世纪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研究团队基于对社工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的反思,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编中的案例研究的内涵值得其他社工同行在开展研究及项目时借鉴及参考,而“大爱之行”项目实施所积累的经验也可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职能转移提供重要的示范的参考。社科13.4万字
- 会员《反歧视评论》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主办的国内首个以平等权利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文集,旨在汇集反歧视研究的前沿理论,展现反歧视实践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反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变革。《反歧视评论》以学术性和建设性为评价标准,设置主题研讨、学术专论、评论、判例研究、调研报告、深度书评等栏目。社科20.1万字
- 会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起步较晚,各个大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践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使用,如何使之更好地融入教材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是考验每一位任课老师的核心问题。鉴于此,我们编辑了这本教学案例集。本书突出应用导向,力图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的案例材料均来源于每位任课教师的实务经验与科研实践,展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18.5万字
- 会员在贯彻厦门市委市政府倡导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过程中,海沧区通过社会政策的推进和实践,在城乡一体化、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社区组织培育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各级政府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使“共同缔造”理念变成行动,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推进多元治理和社会福利改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建设格局。本书从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角度出发,解析海沧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和社会政策的践行过程,以期社科12.8万字
- 会员当代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尤其是社会治理转型鲜明地成为它的重要脉络。本书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阐释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以及社会治理转型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实践路径,不仅关注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变化中的制度关联,而且从社会治理转型的视角折射社会变迁的逻辑与机制。社会变迁必然会牵动社会关系变化,并引发既有秩序及其内在动力源的调整,进而产生“秩序与活力”的平衡问题。这正是社科15.8万字
- 会员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经济领域逐渐成为新就业的沃土,发挥了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这无疑缓解了传统经济吸纳就业不足的问题。然而以灵活性为特征的新就业既引发了传统劳动关系的变化,也对现行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和规范制度提出了挑战。本书利用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对新就业以及雇佣关系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研究思路、分析模式、指标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雇佣关系影响机制和治理策略的探讨,无社科9.8万字
- 会员本书以历史主义研究方式为分析进路,以个体为核心概念,以人的生存境况为分析视角,围绕着个人生活与道德政治进行研究和探讨。书中集中讨论了政治自由、公共生活与世界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结。换句话说,本书并非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阐释普遍性的“公共生活”,而是坚持认为,人类正处于全球风险之中,国家的疆界在慢慢消解,自我与他者的隔阂也在消除,人类已经变成了同一个命运共同体。社科20.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