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在线阅读
会员

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

于仲达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6.7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25 11:12:11 最新章节:第6章 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书中详尽记录作者在北大中文系、哲学与宗教学学的学习、感悟、交流、碰幢与心得,兼容文学、哲学与宗教的沉思。本书从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角度,描绘北大名师的风采,诸如楼宇烈、钱理群、陈平原、曹文轩、……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走过的路越多,越喜欢宅着。见过的人越多,越喜欢孩子。《小孩》——现象级畅销书作家大冰2019年全新作品。说书人大冰用富有韵律感的笔调、田野述事化的描述、正在进行时的方式讲述那些小孩——苦中作乐的小孩、知苦灭苦的小孩、赤子之心的小孩、自度度人的小孩:在生存压力与生命无常中为自己及同类寻找出路的拉祜族小孩瓶罐、爱嬉闹爱助人常怀一颗赤子之心的顽童大松、把儿子以1块钱卖掉舍弃舒心生活照料父亲的台北儿子阿宏
    大冰文学18万字
  • 会员
    人这一辈子,总要为了什么冲动一两次。在你不安纠结迷茫的时候,你就跟着你的心走。不管前面是什么样子,你走到那里,看看那里的景致,不管对错,结果如何,至少你去过了。要是吵架了,你不要走,我走就是了,因为只要你还在,我就能很快回来。你不喜欢我睡太晚,于是我陪着你开始早睡早起;你不喜欢我一上床就呼呼大睡,我就开始跟你夜谈聊天;你不喜欢我按自己的喜好置办东西,我给家里添置物件的时候,就先问你意见。
    静悠文学7.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新近编著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期待儒家再临”“贺麟恩师思想阐发及受教追记”“品味人与思”“中华之大美”和“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哲学与儒家”。该书较全面地记录了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思想上的追求历程,是其与师友一起在大时代中颠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阅读这部随笔集,读者能够了解张祥龙先生这一辈人所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仁道的摸索。或许这些记录和思考
    张祥龙文学21.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学术札记和随笔,以“健民短语”的形式,对一些书籍、作品进行评述,同时对一些人生问题进行思考。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沉入词语”“书丛观象”“瞥见诗意”。作者力求以哲学在场的视角,摩挲书籍,观察世象,借此守望精神家园和人类本心。文字富于质感,用语独特,充满哲学意味,是一册容易引发读者再度思考的著作。
    杨健民文学24.9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一辑始于201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一年两辑,现已出版十辑。本辑由北京师范大学杜桂萍教授、李小龙副教授主持,《明清文学与文献》在国内学界已有一定的影响力,主要刊发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优秀首发学术成果,着力呈现海内外明清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集刊分为戏曲研究、小说研究、诗文研究、学术史研究四部分。
    杜桂萍 李小龙主编文学28.4万字
  • 这是一本阿尔茨海默照护者回忆录,年过七旬的语言学家诚恳地书写个人经历,记录了伴侣患病后,从无话不谈、文质彬彬的大学教授变得一语不发、失智失能的过程。作为二十四小时的贴身照护者,她在被爱人遗忘和照护重担的双重打击下,一度失去睡眠,也失去自我。从“不敢生病”到“接纳脆弱”,作者通过洞察自己和病人的处境,并从亲人、朋友和社会机构方面获得支持,最终走出孤独,为自己和伴侣找到了新生活的秩序。她希望借由这本书
    郑秋豫文学7.6万字
  • 会员
    纳兰性德在词中表现出的深情,让他被后人称为“清代第一情种”,而他短暂的一生也如他的词,令人伤感、叹息。纳兰性德,字容若,又被称为纳兰容若,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清初第一词手””。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他的词集初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寓意其词作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自我体悟。本书介绍纳兰性德的作品和生平,旨在让读者对其有进一步了解。
    杨昭文学3万字
  • 会员
    出生、成长于舍陂村,最后定居城市的江西作家陈纸以散文的笔触,深情回忆、书写了成长、离乡、归乡过程中亲身感知的故乡的疼痛与欢乐、艰辛与甜蜜、常与变,把深镌于脑海中故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餐一食、一器一物娓娓道来,每一个乡亲都有他的喜怒哀乐、每一株草木都有它的故事,鲜活而生动,刻画了一群鲜活的乡村人物、一个可知可感的中国乡村,作者为自己也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同时为乡土中国留存了
    陈纸文学12.7万字
  • 会员
    读书与人生,这两者,在本部学术随笔集中有机相融,互相佐证。生活的体察与文学文本触发的思索紧密相联。生活的问题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答案,文学世界能够实现绝佳的救赎。包罗万象的文学里,可以有百科的知识、学理的探究,但文学的本质意义却是它所给予人的最柔软的关切与最深入骨髓的锐利。当人跌入谷底之时,它会是救命的德泽。本书意在指明文学与生活的双向影响关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心理调节与指导功能,可作为陪伴读者
    杨江平文学9.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只生欢喜不生愁》是水墨画家林曦的艺术生活随笔集,谈艺术之道,论无用之美。全书按主题分为六辑:“艺可通道”“观照世间”“得自在禅”“心安之所”“写给时间”“赤子之心”,文字轻盈、意境优雅。林曦以手艺人之道,解析艺术美育的本质内涵,分享写字的乐趣、专注的法门、心力的修炼及艺术的学习途径等;从中式文人的视角,观照当代生活的审美情趣,阐释何为“无用之美”、如何“独善其身”,探索让传统美学回归现代生活的践
    林曦现当代随笔7.1万字
  • 会员
    我们的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越是痛苦,便越要欢乐,越想放弃,便越要坚持到底。春有凉风,冬有雪,人间处处好时节。人生不止一个答案,相信世间之物的循环往复,灿烂终有时。围绕这个主题,精选李白、王维、苏轼、陶渊明、陆游、刘禹锡、黄庭坚、辛弃疾、张岱、鲁迅、萧红、朱自清、李叔同、仓央嘉措等大师作品中的名句或名段,并邀请作家赵凝撰写20篇名家互动篇目,通过解读大师们的文字与读者进行灵魂上的交流,传递“过
    赵凝 且是闲编著现当代随笔3.3万字
  • 会员
    很多人总是后悔昨天的事,迷茫未来的事,不知道当下做什么,总是觉得年纪大了,无所事事,随波逐流,在这个过程中,也失去了自己,没了自信,越活越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热情。本书告诉大家,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而自立自强自爱地做好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当你成功时,一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本系列书以“一个人”为主题,陪伴此时一个人的你,独处也不寂寞;生活既简单又美好。
    木水月亮主编现当代随笔6.4万字
  • 会员
    莫言写给年轻人的低谷期救赎之书。本书收录了莫言40篇散文,从家人与朋友、童年与成长、读书与写作等角度展现了莫言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艰难时刻的感悟。其中,《不被大风吹倒》这篇散文是莫言在五四青年节时给年轻人的寄语,讲述了小时候和爷爷在大坝上遇到大风、爷爷抵抗大风的故事,鼓励年轻人遇到人生的艰难时刻时不要放弃。其中,《我的室友余华》,讲述莫言和余华相爱相杀的故事。特别收录莫言全新创作《忆史铁生》,回忆他
    莫言现当代随笔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