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类型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1917-1937)在线阅读
会员

期刊类型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1917-1937)

张新民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6.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16 19:02:17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针对目前学界存在的文学期刊分类标准不一、种类繁杂的问题,从文学生产机制的角度,尝试对文学期刊分类问题给以厘清,探讨文学期刊与文学生产的内在关系,力求以较为丰富的史料给人以现代文学生产的现场感。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新民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外文论(2018年第1期)》共分六个栏目。“中国文论研究”聚焦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名家的文艺理论研讨。“西方文论研究”专栏则着力平均:既有人物专题研究,又有文论史问题勾稽及文论研究的综述。“古代文论研究”则从以人为纲、以问题为纲等多重视角,展示和探讨了古代文论中具体而细致的问题。“译文选刊”则全文选刊了著名美学艺术理论家卡罗尔有关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讲座译稿,以展示当代艺术研究者对古典诗学传统
    高建平主编文学29.5万字
  • 会员
    本书深入解读了《礼记正义》文本,系统揭示了其在文字校勘、文本解读、词句训诂、名物与礼制的考据、礼学思想与政治思想的阐发等方面的成就。同时,对其在校勘、文本考释、训诂与名物、礼制考据上的部分失误或不足,进行必要的商榷或辨正。
    陶广学文学55.4万字
  • 会员
    本书分简史、性状、格律、修辞、创作、书法、学习、学术等八部分,由内及外,从本体到认识,系统地论述了对联文体及对联文化的发生和构成,并对拟议中的对联学科提出设想。书中既有对作者作品的随时辨伪,也有对当下对联生态的客观描述。为增强本书的实用性,引导联界更好地实现对联的现实关怀,除发掘古今优秀对联,为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还重点梳理了四大民俗对联,并详尽考察了它们在类型和内容上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本书可供
    严海燕文学37.3万字
  • 会员
    本书首次论证了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双向关系:世界文学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而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又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本书认为,世界文学不是一个固定概念,而是一个旅行的概念;世界文学不是各国/民族文学的总汇,而是指那种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学;世界文学经典的评价应当依循某种普遍的标准;在世界文学史的编写过程中应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应通过不断在世界上发声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学;在确定世界文
    王宁 生安锋等文学63.1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问题意识,以西方艺术史上的代表性艺术家和经典艺术现象为线索进行章节建构。本书每一章聚焦一个艺术家或一种艺术现象,试图基于古典到当下的西方艺术史实践来探讨图像的叙事建构及其话语隐喻。本书关注三个关键词:图像表征、叙事建构、话语隐喻。“图像表征”是现象层面的考察,也是本书的个案支撑。“叙事建构”是现象的深层学理剖析。“话语隐喻”研究图像叙事背后的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话语。本书引入艺术
    杨向荣文学17.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以文献汇编的形式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如何认知和想象美国文学。上编全文收录了10篇从不同维度综论美国文学的文章,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段中国文人对美国文学的基本判断。下编节录了鲁迅、梁实秋、施蛰存、杨昌溪等60位不同政治和审美倾向的文人论述美国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字,便于呈现中国接受美国文学的多元图景。
    张宝林 尹雯主编文学25.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张天健、张起对唐诗中名篇疑难问题的解释。全书内容广泛,,如“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解密”,“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之疑”,“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在哪里”,“晚唐遗珠‘一瓢诗人’唐求”等问题,书中都做了有理有据有趣的解答。本书以细读文献为基础,“浅者深入,深者浅出”,每一专题皆沉潜涵泳,参互考寻,按《唐诗解密》体例,精心构筑,以“探问”形式,答疑解难,是兼具
    张起 张天健文学46.1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国内外劳伦斯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依托,以劳伦斯短暂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他居住过的地理环境为纬,考察了作家所经历的地理因素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从文本细读入手,研究了劳伦斯长篇小说中所构建的矿区、乡村、城市和湖泊海岛等地理空间,并探究了这些空间里许多意蕴深刻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他小说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魅力。
    庄文泉文学30.2万字
  • 会员
    全书分四编,第一编,编剧学科论。著者作为编剧学新学科创建人,就此话题展开论述自有独到见解。第二编,编剧道法论。著者结合自己丰富的戏剧创作实践,所述编剧理论与技法具有可操作性。第三编,编剧教学论。著者长期从事编剧教学,创立“百·千?万”字编剧工作坊有一定影响,所述观点与方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与指导性。第四编,编剧批评论。著者针对当下戏剧界的众多病态发声,许多文章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解放日报》《
    陆军文学23.8万字